我要参展

2025北京国际摄影周盛大启幕,共赴影像文明之约

分享:

金秋十月,北京再次成为全国影像艺术的焦点。10月18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5在中华世纪坛盛大启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摄影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影像盛宴。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地的摄影家、摄影机构代表们共赴这场影像之约,踏上“摄影之路”,他们既是参与者,更成为影像故事的主角。

2025年9月3日,北京,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驶过天安门广场。摄影: 盛佳鹏

2025年9月3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各界代表观看阅兵直播活动。摄影:观显锋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北京亦庄开跑。摄影:齐波 

2025年6月7日,南海东部油田西江23-1平台又见鲸鲨。摄影:焦志强

微信图片_2025-10-19_165438_375.jpg

2024年9月12日,山东泰山日出迎来大量游客。 摄影:陈珂

“奋进新时代:中国新闻摄影精品巡展”精选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300余幅新闻摄影作品,以“非凡时刻“”民生焦点“”动情瞬间”“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五大篇章300余幅,全景式再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展示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精神气象。

学术主题展中,“全球青年影像艺术100暨TOP10培养计划”以“文明的回响”为主题,鼓励青年创作者打破媒介边界,展览作品涵盖多个类别,评选10位青年艺术家进行培养和资助,为摄影周注入青年学术活力。

国际影像展里,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以“我的家园”为主题,吸引17国投稿,评选出“丝路大展TOP30”;“观品”十国摄影组织主席摄影作品联展推出“非遗・传统・创新”专题展。生态影像巡展“和美家园・万物共生”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巡展,精选150余幅作品,首创“生态影像 + 科普 + 法普”多元模式。科技艺术融合方面,《超越瞬间—佳能CPS会员摄影展》秉持“共生”理念,展出 150 幅覆盖人文、风光、体育的作品,摄影技术的发展为影像制造者提供突破创作边界的工具,摄影师依托专业设备将 “瞬间” 拆解为层次丰富的视觉单元,让影像超越时间限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紧扣主题,创新设立AI展示区等。马文化影像展中,“乘骐骥以驰骋——中国马会摄影家分会主席团成员作品展”展出16位摄影家的作品。

影像·北京地图:全城联动,畅享光影魅力

同时,摄影周联动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北京汤山书画苑、影易艺术空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车谷小镇、蝴蝶效应艺术馆、中艺影像艺术中心等 9 大空间,共 11 个平行展区构建 “影像・北京地图”。这些平行展区分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将摄影艺术的魅力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11个平行展区联动发力,让光影艺术遍布京城。名家经典与纪实影像,以厚重笔触勾勒历史与人文的深度:杨越峦《亘古之墙》耗时二十年追踪长城肌理,用镜头丈量砖石间的岁月沉淀;王超英《黄河儿女》以五十年光阴记录黄河流域的民生百态,留存珍贵史料;《不能忘记的人们》《支前民工》两大专题展则透过影像触摸历史温度,让远去的故事在画面中鲜活重现。

风光与生态艺术影像,用自然之美与生态思考叩击人心:和光学《极地光影》深入荒野,捕捉极地冰川与生灵的史诗级瞬间;黄小雯《栖形之间》以细腻镜头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哲学对话;陈漫《真相》则突破传统风光表达,以艺术化手法直面生态议题,引发观者对自然保护的深层思考。

观念与创新影像,打破边界探索影像艺术的无限可能:凌飞《常观・无界》串联起中国当代影像的演变脉络,展现观念艺术的迭代;《具象・抽象摄影艺术专题展》聚焦影像本质,在具象写实与抽象表达的碰撞中挖掘创作新范式;摄影自制书展更另辟蹊径,借纸质载体的独特质感重建影像与情感的连接,赋予作品可触摸的温度。

情感与代际对话影像,以细腻视角传递人文温情:贾婷《半熟少年》定格青少年成长中的懵懂与蜕变,留存青春的鲜活片段;王乃功《九儿》用镜头记录生命在困境中的坚韧力量,传递向阳而生的希望;王攀《最好时光》则以父女间的影像对话打破代际隔阂,让亲情在画面中流淌,成为最动人的情感纽带。

影像·北京对话:聚焦 AI 时代创作伦理

“影像・北京对话” 作为学术交流核心载体,以 AI 时代影像新趋势为核心,通过近 20 场学术对话、公益讲堂、中外交流会搭建观点平台,锚定 “影像:文明・新质” 主题,凸显影像在理解人类与塑造未来中的关键作用。

重点对话涵盖“AI 时代青年影像艺术创作发展对话会”邀请院校带头人、评委、青年艺术家探讨创作与人才培养;“首届青年影像 TOP10 面对面”齐聚两届TOP10青年艺术家,推动影像艺术理论前沿与创作实践深度融合的学术对话 。“马文化与马影像”“凝视未来:新闻摄影的挑战”“丝路国家青少年影像交流” 等论坛,分别深挖马文化价值、探讨新闻摄影边界、交流青少年影像创作。此外,还配套佳能 CPS 会员之夜、光厂 2025 创作者大会及影像收藏、个案研究等特色论坛,全方位呈现行业新趋势。

10月18日 - 27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5将以多元内容与创新形式,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中外摄影事业繁荣发展,诚邀各界人士共赴京城,见证影像的文明力量与新质魅力。

作为北京文化名片,2025 北京国际摄影周以 “文明” 为经、“新质” 为纬,编织跨越时空的视觉网络。从历史现场的真实记录到未来图景的科技想象,从国家叙事的宏大构图到个体经验的细腻捕捉,这场持续 9 天的光影盛宴,不仅是行业的年度总结,更是一次向公众发出的邀约 —— 在镜头的凝视中,看见文明的厚度,触摸时代的新质。

部分展出作品

白云黄鹤映星火,江城璀璨巨龙腾  摄影:缪德杰

里修的圣德兰 摄影:帕维尔·苏罗维(Pavel Surovy,塞尔维亚)

隐秘真我  摄影:耿洪杰

《半熟少年》系列之一  摄影:贾婷

大地病理学 摄影:江雪涛

底特里斯河 作者:艾米丽·加斯韦特(英国)

光械同尘   摄影:崔铭娣

河北,迁安2010   摄影:杨越峦

机器人拳击争霸赛  摄影:杨建正

金牌的温度  摄影 :安灵均

镜观龙马    摄影:孙毅

昆明双塔日出  摄影: 文新远

李刚 摄影

流浪太阳  摄影:任勋

红松鼠 天坛   摄影:关鹏

《乌珠穆沁》(系列之一)摄影:邢琦依

掩面而笑——西太平洋斑海豹  摄影:顾晓军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