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1. 吴建斌:上海杨浦·最后的老弄堂

    毋庸置疑,这里的老弄堂早已成为上海这高度现代化都市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上海几代人精神的寄托。...

    发表于:2023-04-21 09:53:38

  2. 侯贺良:我身边的工友和我眼中的名人

    也许这次些作品并不能全面反映侯贺良的艺术成就,但是从心之年的侯贺良,更愿意向大家分享一个从心的作品。...

    发表于:2023-04-20 08:17:59

  3. 王玉文去世,他曾拍摄中国工业四十年

    近四十年来,王玉文全身心地投身到摄影艺术,特别是工业摄影之中,他的作品留下了特殊年代的中国工业缩影。...

    发表于:2023-02-27 10:51:50

  4. 张宏川:赋山水·城市篇

    《赋山水》分为山水篇和城市篇,都是以多重曝光的技法将我见到的景物和人物进行二次曝光创作而成。...

    发表于:2023-02-18 09:31:40

  5. 刘卫兵:京城烟火气重燃

    活动起来”的城市和乡村才有希望。...

    发表于:2023-02-01 15:59:01

  6. 岳晓龙:25KM

    它不仅是我的25KM,而是关于每个人的25km。——岳晓龙...

    发表于:2022-12-20 13:56:55

  7. 王剑 :送给女儿十八岁的影像纪念礼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今年十月一日,是小女儿雯雯十八岁的生日。作为喜欢摄影的父亲,我从她出生第一天起就开始为她拍照,记录了她十八年的成长,拍摄了700...

    发表于:2022-11-10 14:38:28

  8. 他们,折翼亦翱翔

    残障人士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较为艰难的一个群体,无论自身生活,还是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相对于健全人群而言,都存在着诸多困难。至于健身运动或竞技体育来说,他...

    发表于:2022-10-31 12:59:00

  9. 吴正中:青岛“半遮面”——一座老城的改造实验

    这是一座城市的样貌,也是一方人民的记忆,是属于每一个青岛人的历史。...

    发表于:2022-07-08 11:18:30

  10. 陈燕华:融合

    外来文化、外来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选定中外融合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中与外的碰撞。吃的、穿的、用的,玩具、摆件、装饰……无处不在的中外元素的碰...

    发表于:2022-07-01 16:53:50

  11. 董利国:“离宫”

    “离宫”是承德的地标,且又超拔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标。他是我们美育教育的学校,更是艺术创作的“天堂”。...

    发表于:2022-06-25 16:12:34

  12. 梅英:京城”疫路“

    ...

    发表于:2022-06-24 15:15:06

  13. 王剑 :二次居家上网课的高三备考女孩

    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天,济南依据疫情形势,高三毕业年纪学生恢复线下教学。至此,雯雯结束居家抗疫31天的线上网课学习生活,重返学校报到复课,恢复校园...

    发表于:2022-05-17 15:02:27

  14. 姜琛:超地域感应

     我试图通过这组作品,展现身处于不同空间的亲密关系。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些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每天通过屏幕了解彼此...

    发表于:2022-05-03 21:57:28

  15. 李忠:虎年好运

    虎年好运,​是由艺术家李忠为弘扬奥运精神创作的影像作品。作者采用拟人手法,用中国传统生肖虎作为吉祥物主人公,从侧面寓意表现奥运健儿勇猛顽强,为国争光...

    发表于:2022-01-27 14:41:53

  16. “跨越山海”祝您新年快乐!

    2022年“寅虎生威·平安喜乐”——《王琛跨越山海经典摄影作品集》邀您共赏!文:何木香...

    发表于:2021-12-31 14:44:09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