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第 25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影像为舟,驶向未来

分享:

9 月 19 日至 23 日,第 25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山西平遥古城盛大举行。本届大展以 “突破界限・智见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全球 34 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 25 个省、市、自治区的 5000 余名摄影师参展,展出作品超 2 万幅,涵盖传统摄影、AI 生成影像、VR 虚拟场景等多元艺术形式,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与技术的视觉盛宴。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碧涌宣布大展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出席开幕式。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在致辞中表示,平遥大展已成为 “摄影艺术的殿堂、文化交流的桥梁”,晋中将以 “摄影 + 文旅” 模式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本届大展特别设置五大展区,包括原柴油机厂、原棉织厂等工业遗址,将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来自比利时、英国、德国的宝丽来摄影大师卡门・德・沃斯、克莱尔・玛丽・贝利、史蒂芬妮・施耐德亲临现场,以即时成像技术创作,在 AI 浪潮中引发对摄影本质的思考。

本届大展以六大创新举措回应时代命题:

1. 画廊理事会:邀请国内外顶尖艺术机构加盟,搭建摄影作品与市场的桥梁,推动艺术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2. 院校板块升级:原 “院校单元” 扩容为 “院校板块”,沈阳城市学院主理首届理事会,117 所高校代表共商摄影教育创新。

3. 策展人培养计划:首次实现平遥与德国博特罗普市的双城联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的策展人才

4. 沉浸式体验革新:高校论坛以 “VR 虚拟影像场景” 为核心,结合光学运动捕捉技术,打造虚实融合的观展空间。

5. 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艺术家张旭龙创作的 “最大即时成像照片拼图” 以 3096 张宝丽来银盐胶片拼接成 25.847 平方米巨幅影像,刷新世界纪录,以 “慢摄影” 语言记录时代变迁。

6. 学术与产业对接:举办多场论坛探讨 AI 影像创作、策展方法论等前沿话题,平遥影像交易博览会吸引国内外画廊参与,现场达成多项作品代理与收藏意向。

在9 月 21 日晚的 “PIP 之夜” 颁奖盛典上,主办方揭晓八大奖项:

优秀摄影师大奖:秦岭《长安流年》以历史纵深感记录古城变迁,胡国庆《飞鸟》以生态影像呼吁环保,双双摘得最高荣誉。

优秀策展奖:那日松《绿色未来》、周挺《相互的凝视》、孟美邑《终南听云》等展览以创新策展视角重构影像叙事。

院校优秀作品奖:孙跃卓《未婚・日常》、康严严《大地的回响》等 10 组作品展现青年学子对社会议题的关注。

优秀组织奖:中国电力摄影家协会、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水下摄影分会、山西文旅职业大学因推动行业交流获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由太原新晋商联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赞助,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与艺术家张旭龙合作,于2025年9月21日在平遥原柴油机厂A3厅完成了“最大即时成像照片拼图”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挑战。这幅由3096张宝丽来银盐胶片精心拼接而成、面积达25.847平方米的宏大影像,不仅以数据刷新了世界纪录,更以“慢下来”的纪实语言,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激发人们对影像本质与时间意义的思考。

此外,澳大利亚摄影师肖恩・赫伯特的 AI 作品《静默的不安》、山西消防员纪实摄影展区 “水火相淬 生命礼赞” 等,成为本届大展关注社会与科技伦理的代表性作品。

自 2001 年创办以来,平遥大展累计吸引 5 万名摄影人、39 万幅作品参展,接待 500 万游客观展,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文化窗口。本届大展通过 “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 发掘王伟戎、王楠等青年人才,并深化 “摄影 + 旅游 + 产业” 模式,助力山西文旅产业升级。艺术总监张国田表示,大展将继续探索智能化语境下的影像语言重构,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中守护摄影初心。

当千年古城的青砖灰瓦与现代影像交相辉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第 25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突破界限” 的勇气与“智见未来”的远见,为全球影像艺术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现场图片来源: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官网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