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记录重庆烟火 捕捉城市脉搏 | 第十一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开幕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730151649.png

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从传统民俗的坚守到科技创新的飞跃,在摄影人的镜头下,城市的每一次脉动都充满着温情……7月24日下午,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办,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纪录类、艺术类、短视频类作品120件,以影像艺术展现新时代重庆发展的壮阔图景。

640 (5).jpg

龙帆 摄

以影像展现重庆发展新图景

作为重庆市文联、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市性摄影艺术展览,重庆市摄影艺术展也被广大摄影人亲切地称为“市展”。该展览始于2001年,每两年一届,今年迎来了第十一届。24年的发展壮大,也让该展览成为重庆摄影界的“金字招牌”。

本届展览是2025年重庆市文艺界“渝艺同行”系列文艺活动重点活动之一,共征集作品1万余件,通过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纪录类作品65件、艺术类作品45件、短视频类作品10件,共计120件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对重庆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的深刻记录,也有对市井烟火、人文关怀的细腻捕捉,展现了重庆摄影守正创新的蓬勃活力。

纪录类作品《母亲化作了蝴蝶》展现了抗癌少年与母亲的感人亲情;《科技赋能的超级工厂——重庆赛力斯》《风之交响:山地风电建设实录》生动呈现了重庆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暖心服务背篓专线》《网红小面店》则捕捉了市井生活中的民生温度;纪录类作品中的“长期关注单元”《重器入渝》《跨越七年见证重庆东站从无到有》等作品,以影像档案记录重庆作为国家战略枢纽的崛起历程。

此外,艺术类作品同样亮点纷呈。如《“剧”场》通过超现实构图反思都市生活;《山水夔门,瞿塘画廊》以水墨意境重构三峡景观,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别是此次展览短视频类再次纳入展览,进一步拓宽了摄影的边界,以动态叙事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影像传播更具感染力,为摄影艺术注入了新的表达形式。

正如评委姜纬所言,重庆的摄影创作者正以“细致的时代性”潜入日常生活,通过具体的人物、场景和细节,重现历史的肌理与时代的脉搏。这些作品不仅是光影艺术的结晶,更是重庆摄影人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的生动答卷。

镜头下的大爱与无私

步入展览,映入眼帘的便是纪录类金奖作品《母亲化作了蝴蝶》(长期关注),该组作品由摄影家周铁军拍摄,作品吸引了不少摄影人围观,每一幅作品都让观众动容。这组作品以第一视角记录了患病的儿子天天(化名)在母亲的照料下病情得到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天天母亲却因为遭遇车祸意外去世,天天失去了母亲的庇护,依然坚强面对的生活的故事。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15日,广大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可前往重庆市文联美术馆参观,共同感受光影艺术的魅力,见证镜头下的动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730193757.jpg

照片来源:中国摄协网公众号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