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全国巡展
该展的主要内容为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全国巡展,其中包括秦岭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所蕴含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生态等影像纪录。展览内容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秦岭之脉”“华夏之根”“福泽之地”,同时展出的还有特别邀请单元,共计摄影作品145幅(组)、视频短片20部、交互作品5套,线上线下同步展出。展览开幕当天的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将围绕“影像叙事与文化阐释”“生态保护与人文传承”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展览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西安展出后,展览还将先后在西南民族大学美术馆、大理国际影会、兴城海上美术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黄河科技学院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丽水摄影博物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时间:4月19日 - 4月30日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
展览重点展示吴健扎根敦煌40余年的石窟摄影艺术创作,共计60幅精选摄影作品,主要包括中国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安岳石窟、乐山石窟等,以及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柬埔寨吴哥窟等丝绸之路沿线诸多文化遗产地。
吴健运用摄影的艺术语言,挖掘石窟寺和古遗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将人文与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跨越时间与空间,以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形式,多维度的镜头语言,全方位展现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反映历史文化遗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用影像来呈现和传递丝路文化遗产雄浑厚重的历史风貌和价值内涵。
时间:4月8日 - 4月20日
地点: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湖北美术学院,叁号教学楼)
无有慰藉——陈杰摄影作品展
展览呈现陈杰106件作品,包括部分航拍与影像记录。展场设计摒弃了一切装饰性元素,以纯粹的几何结构与谨慎的光线控制,构筑出一处供凝视与沉思的场域。策展人刘旻采用“开放式动线”,消解线性叙事的强制性。18米圆形展区:中央装置《循环时间》以沙漠石英砂构造沙漏,每小时自动重置,暗喻时间的暴力与修复力的共存。六个私密小空间:影片与静照被安置于此,观者在此可独自遭遇画面中的凝视与被凝视。
时间:4月13日-5月22日
地点:目里空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里6号楼)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
这次的艺术展,彻底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将游戏里的超多经典场景一一重现。展览由七个单元组成,从直面天命的恢弘意境,到人、神、妖、魔的细腻塑造,无不体现了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与创新表达。展品极为丰富,包含游戏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采风照片、模型、雕像和周边衍生品等,数量多达900多件,围绕不同主题分布在四个楼层。
时间:4月9日 - 5月21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
第一届汶川漩口镇摄影周
第一届汶川漩口镇摄影周汇聚了一群热爱摄影的人,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漩口镇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魅力。摄影师赵云仅用两天时间,便在漩口镇完成了高强度的拍摄。他通过观察与思考,融入当地的美好瞬间,深刻体会到人性、物性、社会性在照片中的转化,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作品。薛文怡以春天为灵感,在漩口镇的樱花盛开之际,拍摄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贾军萍随感光摄影团队,与汶川来了一场春天的约会。她深入集中村、安子坪村和群益村,采集文献、拍摄村民肖像和农具,感受到了漩口镇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自然之美。俞凤利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邂逅了漩口镇的樱花。她赏花、看摄影展、听音乐,感受春天的唯美和诗情画意,心情如同绽放的花朵般绚烂自由。崔丽娟第一次来到漩口镇,便被这里的川西风格民居建筑、淳朴友善的村民以及和煦的春天、新鲜的空气所吸引,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安逸。徐桂生则用镜头定格了漩口镇的山水灵韵与人文风情。他拍摄了文化地标迴澜塔、岷江奇景、灵秀赵公山以及浪漫樱花里的美景,留存了瞬间的美好,珍藏了永恒的记忆。这些摄影师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漩口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更传递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诉说和热爱。第一届汶川漩口镇摄影周,成为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时间:4月12日 - 4月30日
地点:汶川县漩口镇赵公福地·樱花里·阿来书屋
“锋丛共生”2024年度会员作品展
本次年展顺延历年的展览形式,在众多会员投稿作品中遴选出36位会员的作品。展览以“锋丛共生”为主题,即指向个体锋芒的锐意探索,亦隐喻群体共生之丰茂。本次展出的作品涵盖纪实、风光、人文、生态等多元形态,从城市肌理的微观叙事到人文地理的宏观抒写,从传统美学的当代转译到微观视角的独特展现,每一帧画面都烙印着创作者对世界的独特凝视。
时间:4月12日 - 5月12日
地点:上海市彭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灵石路745号)五楼潮影荟
群展“从前”
此次中国当代艺术馆藏系列展中,余友涵、李山、胡项城、周啸虎、周铁海、陆春生、杨振中、杨福东、徐震、张鼎、殷漪、鸟头、张小船、崔洁、林科、胡为一的作品表现了隐匿的个体与城市的羁绊,空间在此不再有稳定的坐标,更像是一个精神性的地理概念。这些根深于上海的艺术家,或是生于斯长于斯,或是年少求学从此定居于此,无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的命运都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紧密相连,以艺术的敏锐传递着生命个体于此之中的困惑与迷茫,并示范着对于理想的执着与坚守。PSA的“馆藏系列展”将伴随其收藏的生长而徐徐展开,挖掘艺术史中隐秘而鲜活的个案,同时也让各式各样的思考与实践在此相聚。
时间:1月18日 - 5月5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皮拉尔·阿尔瓦拉辛:条框之外
展览收录了艺术家皮拉尔·阿尔瓦拉辛最具代表性的视频作品和表演艺术,以及记录其工作过程的部分照片和文字,带领观众回顾这位西班牙最杰出艺术家之一的近三十年艺术生涯。通过视频作品、表演、装置、绘画、摄影和手工艺等各类艺术创作,阿尔瓦拉辛在社会承诺和精致的形式美学之间建立了一种批判性对话,对不平等、偏见和二元论的谴责,融合幽默、情感、色彩的活力和美感。
时间:4月19日 - 6月15日
地点: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裙楼三层
题图:石垛上的女孩 2018年6月 陈杰作品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