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巅峰足迹 生态之镜 |“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影像展”征稿启事

分享: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摄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多年来精准测量珠峰高程中珍贵影像资料,以及珠峰地区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硕成果和壮丽景观,增进公众对珠峰和青藏高原的认知,定于2025年5月27日至7月30日在北京举办《巅峰足迹 生态之镜—我国首次自主精确测量珠峰高程50周年摄影展》(以下简称“珠峰摄影展”)。现开展征稿工作,有关事宜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摄影家协会自然生态摄影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地质博物馆

承办单位:

自然资源部摄影家协会

协办单位: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支持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拟邀请媒体:自然资源部官网、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融媒体、

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中国网、新华网、科技日报、人民网、环球网、光明网、中国文艺网、中国网、中国矿业报、中国绿色时报等

二、征集主题及范围

1.珠峰高程测量图片及视频。

2.反映珠峰地区(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县域范围)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成果、人文历史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居的景象的图片及视频。

3.征集对象为自然资源部摄影家协会会员、特约摄影家,自然资源摄影工作者及摄影爱好者。

三、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

四、入展作品荣誉设置

图片类作品100幅(组),短视频类作品5部,图片稿酬人民币各800元,视频稿酬各1200元。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本活动入展作品稿酬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负责向入展作者进行给付,并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

五、征稿须知

1.参选作品必须取材于珠峰地区(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县域范围)。拍摄形式、器材不限。

2.所有投稿作品须注明具体拍摄地点、图片名称。黑白、彩色不限,单幅、组照均可,组照须由4-10张单幅作品组成,每组按1件作品计。同一作者最多可有两件作品入展。图片除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接片外,不得用电脑或传统暗房技术作合成、添加、删除、大幅度改变色彩及相位等技术处理。每幅作品不得低于3兆。

3.短视频类作品包括视频短片和交互式融媒体产品。视频短片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含片头片尾字幕),作品为横幅,比例不限。作品的第一帧应当为作品的封面,作品当中应有投稿者本人拍摄的视觉元素。投稿格式应为MP4或者MOV。交互式融媒体产品应融合多种表现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声音、文字、动画、图示、插图等。作品中如使用他人或第三方创作的视觉素材,以及音乐等其他各类素材,投稿者应确保拥有合法使用权,并在投稿时声明并详细标注,必要时能够提供素材权利人出具的授权文件。短视频类作品如为集体创作完成,须注明主创人员(不超过4人)分工,并注明第一创作者。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

4.评委会对来稿进行评选,拟入选作品将在自然资源部摄影家协会“自然镜界”公众号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满后,将择日公布入选名单。入选数量以最终评选结果为准。

5.本次摄影大展活动不收投稿费,不退稿。

6.对于所有入选作品,主办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使用作品。凡投稿作者,均视为同意本活动之规则,所有入选作品,主、承办方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使用,保留署名权,不再支付稿酬。

7.投稿人要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发现弄虚作假、版权纠纷等由投稿人承担。

8.凡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参赛作品涉及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解决和承担责任。

六、投稿方式: 

只接受电子投稿,作者将投稿作品建立文件夹,并注明“珠峰影展+作者名+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cnrpaphoto@163.com

投稿咨询:010-68014145  黄冉  李禹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