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现场
2024年12月20日,“大潮起钱塘——浙江制造摄影大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开幕式。展览不仅是浙江摄影的一次精彩“亮相”,也是对浙江制造业发展、城市变迁和时代更改的深度思考,在展示浙江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和精湛工艺的同时,也传递出了浙江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浙江摄影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杭州市钱塘区委副书记、区长沈燕俊共同为展览启幕。
李舸、范庆瑜、杨守卫、沈燕俊共同为展览揭幕
中国摄协第九届副主席柳军,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赵晓刚,浙江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许以平,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来虹,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旭微,浙江省摄协主席王小川,名誉主席吴宗其、周润三,顾问裘志伟、矫健、沈珂,河北省摄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汪素芳,浙江省摄协主席团成员毛小芳、王芯克、张友国、邵大浪、林青松、胡晓阳、刘智宁、俞建虎、徐斌、杨晓东,浙江展览馆馆长汪健,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盛成皿,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娟,以及来自全国、全省的知名摄影家、策展人、学者、摄影机构主理人、省市区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产业平台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媒体记者及参展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开幕式由浙江省摄协秘书长沈峰主持。
大展历时3年策划、筹备,通过全国征集与定向邀约相结合,从4350幅/组作品中优选近200件作品展出,总展览面积超2000平方。以“大观”“初相”“无极”三个单元,反映了浙江制造小到针线纽扣、大到航空航母,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生动诠释了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历程。图像、视频、装置、文献、实物等丰富的展陈形态凸显了浙江制造与国家发展、社会日常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是对浙江几代摄影人在历史影像、纪实摄影、当代艺术等领域的图像生产实践、探索与思考的一次梳理。其中,“大观”反映了浙江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成就、地位和影响;“初相”,侧重展示浙江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推动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无极”则采用更为抽象的艺术表达,让制造的过程和物品成为艺术媒介,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人们对生活、文化和情感的深入思考。
《“人与太空”因我更近》组照之一 余明作品
“因为我们浙江的工业硬实力强大,贡献了丰富、多元的素材,我们摄影创作才有了根基。”金质收藏《“人与太空”因我更近》的作者、摄影师余明说道。两年间,他奔波于嘉兴、湖州等地取景拍摄,从几千张照片中精选出九张精品进行呈现,在余明眼中,“浙江人是非常勤快、自律的。”
《钱塘“智”造 更安心》组照之一 朱晟作品
荣获银质收藏的作品《钱塘“智”造 更安心》的作者、摄影师朱晟来自钱塘,为本次摄影展,她多次探访钱塘各大制造企业,最后选中了拥有自主设计底盘自动合车生产线的广乘杭州公司。“我们的钱塘‘造’不仅智慧、更有品质、有温度。”她说。
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为展览获奖作品颁发了荣誉证书,参展摄影家代表向浙商博物馆进行作品捐赠,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与VIVO浙江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12月21日,以“制造、文化与视觉生产”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举办。王保国、王小川、史民峰、汪素、林青松、姜纬、钟华连、祖宇、敖国兴、柴选、崔波、董冬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立足本次大展内容,就制造业视觉生产与美学、视觉创造与文化变迁以及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工业制造符号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浙江制造这个主题如何在全球语境下深化内涵并进行拓展性的表述,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有所传承地探讨人类与自然关系,如何面对AI介入下功能性摄影发展的多重可能等话题给出了思考与建议。
本次大展由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总工会、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区政府主办,浙江省摄协、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浙商博物馆、浙江省企业家摄协承办,杭州市钱塘区文联、杭州市摄协、杭州市钱塘区摄协、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具体执行,浙江展览馆、浙江省企业传媒协会协办,展期为2024年12月20-2025年1月3日,地点在浙江展览馆4、5、6展厅,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容错过。
配文图片来源:浙江摄影家协会公众号、钱塘发布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