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繁盛之际,2024年6月14日,《人民记忆——<人民画报>影像展》在北京电影学院(蓟门桥校区)开幕。展览精选《人民画报》自创刊以来的经典摄影作品、封面,摄影记者代表作等近百幅,展现《人民画报》独特的摄影报道风格,一窥中国摄影工作者的探索与创新,回顾新中国画报事业、摄影报道事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与赓续。
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主任、人民画报社社长姜永钢,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支宏伟,北京电影学院纪委书记刘新军,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人民画报社)副主任王烁,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童雷,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李伟,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宋靖,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人民画报社)原总编辑李霞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学(研)工部部长李丹丹主持。
姜永钢致辞。孙逊 摄
开幕式上,姜永钢在致辞中表示,在举国上下共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齐聚中国电影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举办人民记忆——《人民画报》影像展,以影像的形式展现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真实而艺术地展现75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迄今已经出版900多期。70多年来,一代代画报人接续奋斗,以相机为工具,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高水平地记录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历史多方面的发展变化。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摄影艺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曾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专业摄影人才。在历届摄影系、摄影学院毕业生中,数十位投身到中国外文局、人民画报社的国际传播事业,可以说,《人民画报》的光辉历史凝聚着学校的心血。
李伟致辞。 张也 摄
李伟代表学校向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谈到,《人民画报》是人民记忆中的珍贵宝藏,自己作为人民的一份子,从中看到不同时代的人民形象和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同时作为一名电影教育工作者,更加体会到了每张照片背后倾注的无数心血、时间与技艺。他鼓励毕业生们向这样的好作品看齐,以专业的水准和精湛的技艺努力创作出无愧于学校、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宋靖讲话。 张也 摄
宋靖介绍举办这次展览的缘起与目的,更提及少年时代因看到《人民画报》封面上潘冬子的照片,便点燃了她对摄影的热爱。多年来她也持续用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回馈老师的辛勤培育。她谈到,在《人民画报》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诸多电影学院的校友参与其中,他们见证了《人民画报》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育人成效。在毕业季举办这次展览,期望能够将艺术温度与思想教育相融合,激励广大摄影学子将自身才能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新时代中国影像事业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李霞讲话。 张也 摄
作为《记录时代——<人民画报>2012—2022》的主编,李霞在讲话中表示,从创刊至今,《人民画报》记者深入祖国的大江南北,拍摄了大量优秀的图片,其呈现的或宏大或细微的画面,皆因定格于特定的瞬间,而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这些图片既可追溯过去,指涉当下,亦可预示未来,成为新中国历史的珍贵见证。
赠书仪式。孙逊 摄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人民画报社向北京电影学院赠送《记录时代——<人民画报>2012—2022》。李霞向支宏伟赠送《记录时代——<人民画报>2012—2022》。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童雷(右)参观展览。孙逊 摄
展览在2024年毕业季开展具有特殊意义,《人民画报》经典的图片展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活生命力的“大国脸谱 人民记忆”,激发学子们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的能力、敬业的精神,为中国留影,为历史留痕。
展览现场。 孙逊 摄
本次展览由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人民画报》编辑部与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工部以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承办。
《人民画报》封面(部分)
经典作品(部分)
鞍钢工人修理高炉上的瓦斯管道,1951年,摄影 蔡尚雄
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鞍钢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标志之一。
巍巍长城,1962年,摄影 何世尧
大江之源,1976年,摄影 茹遂初
青海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姜根迪如冰川消融的涓涓细流为万里长江的启程。
西藏小学生,1960年,摄影 何世尧
西藏民主改革后办起民办小学,农民的女儿索朗曲真从此有了学上。
北京市第150中学内的一个高考考场,1977年,摄影 高明义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
《青春》(舞台摄影),1982年,摄影 李兰英
记者代表作(部分)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摄影 段崴
刊登于2018年3期《人民画报》
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进行特技飞行表演。 摄影 万全
刊登于2018年12期《人民画报》
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的河尾滩,驻守着南疆军区某边防团军事哨所。 摄影 段崴
刊登于2016年2期《人民画报》
被称为“先锋飞行大队”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的飞行员们。 摄影 万全
刊登于2018年1 期《人民画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使用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太庙测绘。 摄影 徐讯
刊登于2023年2期《人民画报》
芭蕾舞课堂上,孩子们正在练习基本功。摄影 董芳
刊登于2013年10期《人民画报》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