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百达摄影奖“人”主题全球巡展
展览包括入围第十届奖项的12位杰出摄影师的精选作品,他们的创作对“人”主题的各个方面展开探索,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探讨我们共同的人性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充满力量,发人深省。
百达摄影奖由瑞士百达集团(Pictet)成立于 2008 年,旨在透过摄影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迄今为止,奖项已举办十届,每届主题各不相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定方面。此前九届的主题分别为:水、土地、增长、权力、消费、混乱、空间、希望和火。
展览时间:2024年5月31日 - 7月25日
展览地点:北京金杜艺术中心
山海杂俎——李舜个展
山海杂俎如一部个人札记的目录,标记了李舜作品创作的多维路径,整理与简述艺术家的工作逻辑与生产方法。如何理解李舜从视觉、观念,以及“副本”语言的转译逻辑,光线是离此最近的入口。摄影是如何理解和使用光线的工作逻辑,而李舜通过疯狂的摄取光线遗留在现实中的痕迹,塑造出另一种原本不可视的风景,如风在慢速曝光的奔跑中,不借助外部物质所展现的形象与体态。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日 - 8月4日
展览地点:昊美术馆(上海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新美国人:AI新纪元下的影像浮想
朱朝晖个展
该展览通过54张由ChatGPT和Midjourney等人工智能软件生成的影像,模拟了罗伯特·弗兰克曾经对现代摄影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典作品《美国人》。作为读库的执行主编,朱朝晖在文字编辑工作之余,一直坚持探索影像表达的更多可能性,他糅合对《美国人》一书所有影像的理解和操持AI软件的经验,最终创作了《新美国人》这部作品。
展览时间:202年5月25日 - 6月24 日
展览地点:5A1艺术空间(深圳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AB座5楼5A1)
重构与再观看
肖萱安“摄影种子班”学员展
本次展览,既可以看到学员们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对人文情感的真情触碰、对当代社会的期许展望,也看到他们对摄影艺术的探索与创新。王彦立的《TA》通过镜头对少数民族进行肖像式描绘。马学军的《三峡愿景》则在自然山水中尝试用新“景观”表达对三峡的记忆。邢向阳的《心中之光》则将树木进行重构,呈现出梦幻般的空间。陈红梅的《大地景观》将自然元素作为纹饰的组成部分进行重构。李钧的《繁花如魇》则将多重空间进行组合表达对人居活动的思考。崔萍的《母亲的身外之物》则围绕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再构建组合,从而对回忆进行提炼。黎孔金的《三峡三线》则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特定时空中,回味当年的厂区生活。晏美华、艾眉、李育松、张建斌、李尊先则充分挖掘重构的意义,对乡村、宿舍、榕树,以及残羹盛宴进行重组合成,构成了新的视觉空间和表达主体。陈志勇则向生活中的趣味化视觉发掘出来,将事物拟人化呈现。这些作品立足当代艺术重构的表达技法,各自探索自己熟悉的空间和生活,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求索,也展现了全体学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饱满的创作热情。
展出时间:2024年5月18日 - 6月16日
展览地点:湖北省文联14栋 明之堂(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第十一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开封巡展
本次展览的摄影作品围绕“关爱残障”这一主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听障人士对人生、社会和未来的思考,不仅展现了他们生活的真实画面,更展示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2日 - 6月21日
展览地点:河南开封市图书馆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FB沣标)
第19届西班牙科学摄影展
此次活动的参展作品系第19届西班牙科学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内容聚焦科学世界,涵盖了从生物学到地质学的广泛科学学科,每张作品都与联合国宣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相关联,旨在引起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无限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科学原理和科技应用。
展览时间:202年5月24日 - 6月24 日
展览地点:河南省科技馆
心域绿洲
影像中的自然庇护所
这是中国湿地博物馆改造提升后同步亮相的首场专题大展,联合“野性中国”工作室共同主办。选取奚志农及其团队40年间拍摄记录的150余幅中国野生动植物珍贵摄影作品及影片,讲述中国濒危及保护物种、中国旗舰物种、中国巨树生态的保护历程,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本次展览分六个单元,从“枝桠”——中国巨树的壮丽与生态价值,到“坤灵”——生命网络的相互依存,到“众生”——环保斗士的坚守,再到“一苇”——水下生态的探索,展现多元视角下的自然之美,探讨人与自然的深层次关系。
展览时间:2024年4月26日 - 6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402号)
共生之地
2023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作品展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是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享誉国际的自然影像赛事。赛事携手公益战略合作伙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影像技术合作伙伴骁龙,以“ 生命的力量”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摄影、视频和自然绘画作品,记录我们蓝色星球上的数百万物种,多维呈现与人类共生共存的自然之灵。
本届年赛摄影单元设置七个组别,分别为哺乳动物组、鸟类组、植物和真菌组、其他动物组、自然保护地组、人与自然组、手机组骁龙特别奖。经过国际评审团的严格把关,最终从21,405幅国内外投稿作品中,评选出70幅获奖作品。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2日 - 7月22日
展览地点: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
(云南大理双阳村委会无为小区0001号)
艺术邂逅科学
第二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摄影展
正值第24届国际生物多样日,此次展览向公众展示了36位摄影师在西双版纳精心捕捉的69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是对热带雨林独特魅力的深刻诠释,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迷人故事。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生命活力和自然景观定格为永恒。摄影展不仅是摄影艺术的展示,更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觉醒。通过这些摄影作品,让公众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大家对生态环境的关爱。
展览时间:2024年5月22日 - 9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213国道)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