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朱宪民、新时代红十字影像志、2024全国大画幅摄影等 |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览(20240515)

分享:

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作品展

640 (1).jpg

展览以“黄河百姓”为主题,分为“风”“土”“人”“家”四个单元,通过170余幅直观生动的影像档案,以艺术的视角展示从黄河发源地至黄河入海口的百姓生活画卷,呈现60余年间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的发展变迁,感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正谱写着历史新篇章。

展览时间:2024年5月 - 2024年7月

展览地点:河南省档案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展厅

生命刻度:新时代红十字影像志

微信图片_20240513124100.png

本次展览分为“人道与共”“所以看见”“新质博爱”三个主题展区。“人道与共”展区是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发展情况的概述;“所以看见”展区以红十字志愿者的视角,记录了新时代红十字人道行动中的人物故事,请观众感受人道光辉下生命旺盛生长的力量;“新质博爱”展区呈现了技术革新和理念创新在拓展人道服务边界,增加人道关怀温度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展览共展出摄影作品及实物200余件,设计了多个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沉浸式互动,回望中国红十字会在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在光影与人道的共融之旅中,感受红十字精神的力量与温度,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1日 - 5月21日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

2024全国大画幅摄影艺术作品展

640 (2).jpg

这次影展的作品来源采用了各地大画幅组织推荐的形式。来自全国34个省市大画幅组织的积极响应、精心挑选,最终定下展出作品336件。本次影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搞一个专项影展,更重要的是借机全国各地大画幅组织的主要力量都汇集丽水的时候,把中国大画幅全面联手、相互砥砺、共上台阶的愿望,推向落地,从而实现中国大画幅摄影发展的阶段性转换这一宏大目标。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8日 - 6月18日

展览地点:浙江丽水摄影博物馆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24届本科暨研究生毕业展

640.png

本次展览汇集了22名毕业生共计340幅作品参展,作品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用“技术+艺术”的方式诠释着同学们充满个性的表达,体现了同学们对于新时代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2020级图片摄影本科班的毕业展,以“复合视界”为主题,他们之中,有的使用AI技术探索摄影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有的致力于传统工艺拍摄制作。影像以纸质照片、投影、灯箱、丝织品等多种媒介为载体,作品涉及对社会、家庭、自我的探讨。展现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生活的眷恋、对自我成长的认知、对摄影艺术不懈追求。

2021级研究生展以“时间维度”为主题,运用时尚摄影、纪实摄影以及抽象摄影等语言,从个人、家庭、历史以及自然等视角,以照片、摄影集、多媒体装置等形式呈现,体现了她们各自对时间维度的认知和对生活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毕业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更呈现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视角。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3日—5月27日

展览地点: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四度空间美术馆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重庆、青岛)巡展

自4月底在深圳红立方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展后,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开启了城市巡展活动。5月5日-12日,山东巡展首站在淄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16日将在青岛画院美术馆开展,接下来还将在山东部分地市陆续展出。5月15日,展览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美术馆开展。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活动,自1957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为时代写真、为历史存照、为人民留影的服务理念,在团结引领、繁荣创作、凝聚力量、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记录了沧桑巨变,助力了辉煌发展。第29届国展得到摄影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投稿作者遍布全国与海外,在94476件,28.8万余幅有效来稿中,295件作品脱颖而出成功入展。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波澜壮阔,观照到百姓故事的质朴真实,既有对传统审美意趣的固本传承,也不乏对新颖视觉表达的积极探索。

重庆站

微信图片_20240514143237.jpg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5日 - 5月25日

展览地点:重庆市大渡口区美术馆

青岛站

640 (3).jpg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6日 - 5月22日

展览地点:青岛画院美术馆(市南区旭光路与晓望支路交汇处)

光影技博

我眼中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摄影展

640 (2).jpg

本次摄影展特邀来自上海市女摄影家协会的13名资深摄影师,并公开向观众进行征集,共同探索世界技能博物馆独特的视角和表达。50余幅作品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将技能、建筑、岁月与自然相融合,呈现出一幅幅充满艺术气息与人文底蕴的画卷。

展览时间:2024年5月9日 - 5 月底

展览地点: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

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王争平摄影作品展

640.jpg

展出摄影家王争平的作品,是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用摄影的语言,记录了草原、城镇、人文、民俗的当下现状,诗意地表达了人们对草原的情怀,寄托了人们对草原的深情眷恋。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6日 -  6月16日

展览地点:海南省儋州市儋阳楼二楼

大美渔村 平安渔业

中国渔业摄影作品儋州巡展

640 (1).jpg

中国渔业互保协会自2016年创办“大美渔村 平安渔业”中国渔业摄影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共收到渔业摄影作品15万余幅。此次展出的作品均精选自历届入展作品,旨在通过摄影的艺术形式,展现渔业、渔村、渔民之美,诠释和传播中国渔文化的深厚底蕴,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渔业资源保护,共同营造和谐共生的水域生态环境,弘扬新时代中国渔文化精神。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6日 -  6月16日

展览地点:海南省儋州市儋阳楼二楼

燃烧之路

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获奖展览

640 (3).jpg

展览以玛格利·杜赞特(Magali Duzant)的作品《月亮和星星都属于你》——一张纽约地铁上收集的通灵广告传单作为起点,引导观众重新看待世界;亚历克斯·特纳(Alex Turner)的《盲河》系列中冷漠的技术之眼——遥感红外相机以及AI识别软件揭示了生灵与边界的本质;王凝慧的《角锥体与抛物线II》邀请观众与她一同搭建几何装置与宇宙沟通;徐维静制作了可以让人类感知到异类物种如何感知世界的可穿戴装置《皮系列》,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观;约瑟夫·科瓦奇(Josef Kovac)在《寻找谢尔盖》中半纪实、半虚构地创造了一个“共时性”体验,将困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同一个噩梦惊醒的小男孩连结在一起,隐喻着一个国家地缘政治的扩张和时代剧变下的个体;尤里安·金塔纳斯·诺贝尔(Yurian Quintanas Nobel)制定仅局限于“自家范围”的拍摄规则,在《梦月》中探索不可见之物;宋兮的三个影像作品《仰望星空》、《欢乐颂》和《仪式:10000次祈祷》将光明与黑暗、生命的诞生与毁灭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戏谑而直接地表现出来;在《萨满地图(2)在路上》中,顾桃在中国寻遍萨满——用身体连接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通道,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的踪迹。

展期时间:2024年5月11日 - 6月16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

不系之舟——尹韵雅个展

640 (4).jpg

展览以“舟”这一物相的隐喻定义作为线索,同时利用空间自身的结构形成蜿蜒而迂回的“河流”。展览邀请观者走进并身处于由水、光、人、物所塑造的繁复交织关系之中,从“河口”开启旅程,进而追溯并抵达“源头”。展览将集中展示来自尹韵雅的三个系列创作——《沉思录》《不系之舟》《庇护所》。艺术家运用多元媒介表达多年来的研究与深刻的哲思,即对于“物”于自然生态、“人”于环境变迁,以及两者在如此的关系中所承担的责任、所代表的角色。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1日 - 6月16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 )

光和作用

雅玫个人摄影作品展

640 (1).jpg

本次展览由《我是猫》《人间》《天地》三部分组成,精选出了演员雅玫在工作、旅行、生活中所记录的239件影像作品,旨在通过被定格记录的平凡点滴,展现“生命之光”的力量与作用。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光和作用”聚焦于人们在感知光、追随光的生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对世界的感知,同时也能唤起大家对内心光源的寻找。雅玫以她作为演员所拥有的高敏感度,通过她的镜头记录世界,呈现对生活的观察,对命运的畅想。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1日 -5月21日

展览地点:王府井NUOVO艺术空间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