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城事”100面橘子洲头特别摄影展开幕,带你凝视时代中的面孔

分享:

每一个人,每一座城,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样子;每一座城、每个时代的样子,都由无数普通人的面孔组成。3月9日,“城事”100面橘子洲头特别摄影展在长沙橘子洲美孚洋行旧址前坪开幕。

人的面孔,不仅是生物学标志,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产物。凝视他者的面孔,是我们走近他者生活、切入多维度社会的重要路径。此次摄影展邀请了6位湖南摄影师记录人物面孔,最后精选百幅摄影作品集中展示。这些面孔中,有城市巷陌中的普通人、坚守岗位的国家级劳模,也有身在山水田园中的少数民族民众。城市烟火、劳动之力、民俗之美通过他们的面孔浮现。光与影的协作、镜头捕捉的瞬间,交织着城市、土地与人的时代变奏,记录着富有情感、具有创造力的生命故事。

湖南日报社编委、湘视频道总监禹振华,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熊汉泉,湖南日报影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英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公司高级工程师陈奇福,著名摄影师旷惠民,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张寒烟,星球研究所特约摄影师李天泓,小米湖南市场总监姜赛男,华菱涟钢劳动模范陈文斌、刘唐清出席活动。

e1414659e2a56440a060e211de6f6c5e8991690e1709963534477.jpg

活动现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郭立亮 摄

开幕式上,著名摄影家旷惠民以《千古糯禾——在黔东南田野中寻找华夏文明》为主题进行分享。旷惠民曾获美国《国家地理》职业摄影师奖,第55届荷赛奖,湖南省第一届、第二届文艺成果奖。他展示了黔东南田野四季之美,带我们细数了千年古村的年轮。他介绍,他的拍摄借助了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与特殊天气、光线,再现糯禾各生长周期的特征,并通过当地重要节庆活动呈现糯禾种植的悠久历史,以及稻作文化与族群生活的密切关联。

苗族女摄影家张寒烟分享《民俗摄影的新视角》。张寒烟是湖南省凤凰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长期拍摄湖南省凤凰县人文风情社会专题,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及影赛中获奖。她表示,民俗摄影不只是记录独特的民俗事象,其深层内核在于尊重人类相伴自然、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力,和依据美与崇高的价值观塑造生活的丰富创造力。因此而言,在猎奇之外,拍摄自己身边最熟悉最理解的民俗生活,并深入挖掘下去,就可能发现最动人最美好的东西,在主观的努力下锻造出宝贵的文化精品。

活动现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郭立亮 摄

“星空是相机的专属,现在手机也能拍到。”星球研究所特约摄影师李天泓介绍《我用小米手机拍了些什么?》,展示了一系列用小米手机拍摄的“大片”,让观众看到了手机摄影的更多可能。

他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摄影元件也迭代得越来越强大,Xiaomi 14 Ultra 影像旗舰手机,就是搭载全新徕卡光学 Summilux 镜头和第二代一英寸无级可变光圈,以光之名,看见影像新层次。更有符合时代审美的大师人像,人人都能拍出真实有层次的人像大片。

现场,熊汉泉、郭立亮、李天泓、蒋丽梅上台交流。他们以自身使用经历为例,讨论小米手机拍照与专业相机的差异,以及在某些场景下手机拍照的优势。

1710207719943551.jpg

活动现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傅聪 摄

此次展览由小米湖南分公司主办,湖南日报社湘视频道、湖南日报影像传媒有限公司、湖南图片库承办,文旅湖南、长沙橘子洲风景区管理处、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摄影分会悉心支持,免费向市民开放,将于3月15日结束。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