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尹建丰摄影展《当代中国的新地景》北京三影堂开幕

分享:

2024年1月6日,摄影师尹建丰的个人展览《当代中国的新地景》在北京三影堂开幕。展览呈现了尹建丰数年间来往于大江南北拍摄的当代中国的新地景影像。

《大众摄影》主编晋永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建国,飞思总裁黄文义,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赵刚,摄影家尹建丰,以及摄影家的亲朋好友等参加本次活动。

79a1129fbcd029b692d0752099948c5.jpg

开幕式现场

尹建丰生长在北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繁荣、鼎盛和失落都是他的眼睛见证过的历史,变化与历史感随之成为了他作品的底色,而故土的新经济、新业态指向绵延无尽的未来,与截然不同记忆带来的冲突感,是尹建丰作品的基本气质。

图像的视觉信息是摄影师留给观者的解读线索。尹建丰选择捕捉充满迷思和忧伤的瞬间,捕捉那些千年不变的东西,为冲突赋予更深厚的历史感……以此希望呈现更复杂的情绪。“希望这些平凡的叙事可以成功唤起每位观者的情绪,激起大家的思考,推动他们寻找解读的线索,并最终做出自己的理解,”他说。

8bc31914b111e0b78875d2bf835e31b.jpg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赵刚(左)与摄影家尹建丰。

作为策展人,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摄影史论研究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赵刚介绍说,尹建丰对当代中国的观察,源自他个人长期的观看与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再现与再生”的个人化的表达模式:在他的新地景影像中,常常展现着一种“不和谐”——画面中的很多元素不是其所在的环境中原生的,而是被生搬硬套、强行嫁接进去的。正因为如此,这些元素出现在那里,仅仅只是一种“再现”而已,进而形成了值得批判的“刻奇”(Kitsch)之所在。这许多文化符号、消费符号等等,因为各种原因,在当代中国的土地上以一种另类的方式侵入并生长,构造出一种迥异于原来文化生态的“再生”。面对这样的“再现与再生”,尹建丰流露出隐隐的不安与悲伤,选择用“再现”这些场景的方式,完成了他个人化的温和但有效的批判。

赵刚表示,对西方艺术的深层次借鉴,是尹建丰作品的另一特色。尹建丰深谙西方艺术史,常以世界经典绘画作品的精神“以画入影”:一轮冬日之下,皑皑雪坡之上,滑雪橇戏耍的人们欢声笑语;独自开车来到高高大桥之下,在冰面之上悠然垂钓的男子……这些画面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六世纪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描写欧洲冬季打猎和冰面娱乐的风景画。面对这些影像,不禁让人感叹并思考,四百年时光过去,即使如今身处消费社会,人类喜欢玩乐的天性依然如故。

在尹建丰这次的展览作品中,还有一类颇具个人特色的“影像背后充满故事”的新地景,例如某一个挂着不同寻常的公司名牌的加油站,影像背后是海南曾经的一段改革往事;一栋孤独耸立的楼房,却有一个惊悚的社会故事……与美国著名摄影家乔尔·斯坦菲尔德(Joel Sternfeld)的摄影集《此地》(On This Site)——曾经发生过令人无法忘怀的悲剧的地点的影像清单——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故事影像”,无疑大大扩展了传统新地景的叙事厚度,提升了社会指向的精确度。

赵刚认为,尹建丰的当代中国的新地景,揭示了当代摄影的基础——思想,无思想不艺术,无思想不当代。这些充满思辨的影像,秉承“社会的风景”“人为改变的风景”的精神脉络,秉承艺术家个人的观看、感受、思考,给我们丰富的启示。

1bb4efd7926a10e523cf99e8d419424.jpg

开幕后的学术对谈嘉宾:《大众摄影》主编晋永权(右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建国(左二)、赵刚(左一)、尹建丰

尹建丰表示,他的作品可以理解为:虽然现代社会没人能逃脱消费主义和时代巨轮的控制,但人性在,就依然有和解的空间;亦可以理解为:人的本性处境岌岌可危,随时会被现代性伏击。“选择哪种解释路径是观者自己的选择,我作品的目的,正是通过激起观者的情绪波动,推动他们寻找解读的线索,并最终做出自己的理解。希望这些平凡的叙事可以成功唤起每位观者的情绪,激起大家的思考”,他说。

5b87886bc1f4348e392125c92803fc4.jpg


部分展出作品

哈尔滨市道外区地铁三号线施工现场 2022


勐腊县曼龙勒村南腊河上游 2023


桂林市阳朔夏家村 2023


勐海县勐遮镇景真村八角亭 2023


漳州市工业园区严氏祠堂旧址 2023


 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 2023


 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原大道 2021


广州市佛山奥特莱斯废址 2023


黑龙江省雪乡国家森林公园 2022


哈尔滨市松北区滨江铁路旧址 2022


广州市黄埔区柯木塱原未来乐园旧址 2022


哈尔滨市道里区松花江支流苏家屯 2021



作品均由Phase One IQ4 150MP拍摄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