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幅珍贵作品,一甲子典藏记忆。2023年3月4日,《“永恒的雷锋”——雷锋照片主要拍摄者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作品原件展》在辽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再一次以影像凝聚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磅礴之力。
中国摄协副主席柳军,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文联党组书记邵玉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利景,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田学礼,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辽宁美术馆馆长、辽宁画院院长张庆波,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高扬,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辑柴选,《雷锋》杂志社副社长兼东北工作部主任吴溪等主承办单位的领导,摄影家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的后人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武雪梅主持。
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文联党组书记邵玉英致辞。(图片来源:新北方)
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利景宣布展览开幕。(图片来源:新北方)
柳军在致辞中号召广大摄影工作者以老一辈摄影家为榜样,用心用情聚焦伟大时代,以摄影艺术的形式,不断展示、发掘新时代雷锋精神新内涵,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邵玉英在致辞中指出,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精神从辽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新征程,辽宁的文艺工作者要以老一辈摄影家为榜样,赓续传承,深入改革最前沿、投身发展主战场,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多角度描绘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倾情抒写全省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以优秀的作品展示辽宁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厚重的工业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叫响“文艺辽军”品牌,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为摄影家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的后人颁发收藏证书。(图片来源:新北方)
开幕式上,线云强为摄影家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的后人颁发了收藏证书,由辽宁省摄影家协会收藏了6位摄影家的44幅作品原件,表达了辽宁摄影人对老一辈摄影家的由衷敬意,诠释了当代摄影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时代感悟和传承践行。
本次展览精选了老一辈摄影家董哲、吴加昌、周军、张峻、季增、张泽西拍摄的雷锋原始照片收藏级原件近百幅,这是首次在国内以原件名义展出摄影作品。大部分照片是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第一天到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期间六位摄影家拍摄的,这些被定格的摄影作品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大的战士——雷锋》《雷锋擦车》等照片,完整生动地重现了雷锋两年多的军旅生涯,极其珍贵。摄影家们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镜头记录了雷锋的成长,以影像凝聚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磅礴之力。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新北方)
本次活动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辽宁省摄影家协会、辽宁日报北国融媒体中心、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承办,《雷锋》杂志社协办。展期至3月12日结束。
《伟大的战士——雷锋》1960年冬 摄影 周军
1960年11月,雷锋经常帮助战友们洗衣服。摄影 吴加昌
1960年11月,辽阳地区遭受洪灾,雷锋拿出100元钱捐给灾区人民。摄影 董哲
1960年12月,雷锋刻苦钻研驾驶技术,争当技术能手。摄影 张泽西
1961年,雷锋擦拭心爱的“解放牌”汽车。 摄影 张峻
1961年1月,“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在自修《毛泽东选集》。摄影 张峻
1961年4月,雷锋给来连队参观的建设街小学学生讲节约箱的故事。摄影 季增
新时代的“雷锋班” 摄影 线云强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