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小而不凡:索尼FE 50mm F1.4 GM发布

分享:

2023年2月21日,索尼FE 50mm F1.4 GM(型号名:SEL50F14GM)正式发布。这是索尼第72支E卡口镜头,同时也是第17支G大师镜头,是一支高画质且轻量化的50定焦。

FE 50mm F1.4 GM适合人像、风光、婚礼和旅行等题材,满足照片与视频的双影像拍摄需求。

image003.jpg

SEL50F14GM

image005.jpg

ILCE-7RM5+SEL50F14GM

优异成像和唯美背景虚化

FE 50mm F1.4 GM采用11枚叶片以实现圆形光圈设计,内置2枚XA(超级非球面)镜片,有效矫正镜头畸变和像差,1枚ED(低色散)玻璃镜片,抑制色差,在保持锐利成像的同时减少色散。XA和ED镜片的设计组合使镜头在整个成像范围内呈现优异的分辨率。索尼原创的第二代纳米AR镀膜技术则可在逆光等拍摄环境下,有效抑制眩光。

此外,FE 50mm F1.4 GM最近对焦距离仅为约0.41米,自动对焦时最大放大倍率约为0.16倍1,出色的近摄性能可以同时满足照片和视频双影像拍摄的特写需求。


image007.jpg

ILCE-7M4+SEL50F14GM
F1.4 1/160S ISO125


image009.jpg

ILCE-7RM5+SEL50F14GM
F1.4 1/400S ISO200


image011.jpg

ILCE-7RM5+SEL50F14GM
F11 1/6S ISO100 -0.7EV

重量仅约516g 轻量化高机动性设计

FE 50mm F1.4 GM采用了索尼先进的光学设计技术,包括高精度研磨的XA镜片、高推力XD线性马达和新的紧凑型圆形光圈叶片,这些技术的加入,使镜头在保持大光圈和优异分辨率的同时实现轻量化,重量仅为约516g,体积仅为约80.6 mm(直径)x 96.0mm(长)。与之前同规格镜头相比,重量减轻了约33%,体积则减少了约15%2。

镜头搭配同样轻量化设计的索尼微单™机身,用户可更灵活地进行照片和视频双影像拍摄。得益于出色的机动性和弱光拍摄性能,FE 50mm F1.4 GM可轻松胜任人像、风光、婚礼和旅行等多种题材的拍摄。此外,紧凑的尺寸也使其成为配合稳定器和无人机拍摄时的优异之选。


image013.jpg

SEL50F14GM产品图


image015.jpg

SEL50F14GM场景图


快速、精准与可靠的自动对焦

FE 50mm F1.4 GM的自动对焦速度相比上一代同规格镜头快约1.9倍3。镜头对焦组由高推力XD线性马达驱动,并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平稳、灵敏的对焦。搭配索尼微单™相机,在使用F1.4大光圈拍摄浅景深影像时,该镜头也能快速对焦并精准可靠地跟踪拍摄主体。

XD线性马达和优化的控制算法提升了镜头响应性能,从而实现了精准、安静的自动对焦表现,以120p或者使用其他高帧率拍摄视频时,也能轻松对焦并跟踪主体。在单人拍摄或小型团队拍摄时,可靠的自动对焦能够显著提升创作效率和灵活性。FE 50mm F1.4 GM采用新的技术来减少呼吸效应,以获得更好的影像效果。此外,该镜头也支持索尼微单™相机4中的呼吸补偿功能。


image017.jpg

ILCE-7M4+SEL50F14GM
F1.4 1/250S ISO1600

专业的操控和可靠性

专业的操控设计有助于提高创作者的拍摄效率。FE 50mm F1.4 GM具备线性响应手动对焦功能,当用户进行细微的手动对焦操作时,镜头可以实现快速、灵敏、精确及可重复的线性响应。作为G大师镜头系列的新产品,FE 50mm F1.4 GM也搭载了首次出现在索尼定焦镜头上光圈锁定开关。此外,该镜头的滤镜口径为67mm,可与FE 24mm F1.4 GM和FE 35mm F1.4 GM镜头共用同尺寸滤镜。

对焦锁定按钮和AF/MF切换拨杆,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拍摄便利性。两个镜身对焦锁定按钮可自定义为相机菜单中的其他功能,而AF/MF切换拨杆则可以在自动和手动对焦之间快速转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拍摄条件。

FE 50mm F1.4 GM的前组镜片采用氟化物涂层,可减少镜头表面沾染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同时也更容易擦去附着在镜头表面的指纹,防尘防潮设计5为户外等复杂拍摄环境提供了更高可靠性。这些新增功能让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放心的使用镜头进行拍摄。


image019.jpg

SEL50F14GM视频拍摄场景图

价格和上市时间

2023年3月上旬上市销售,建议零售价9,599元人民币。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