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山川美育·寻瓯记——瓯江山水诗路影像艺术大展”在杭州的浙江展览馆开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摄协副主席、河北省摄协主席杨越峦,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俞慧敏,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劳泓,浙江省文联领导吕伟刚、赵晓刚、童颖骏、张赛飞,浙江省摄协主席团成员,温州市、丽水市相关领导,以及参展艺术家、学者代表等出席。开幕式由浙江省摄协主席王小川主持。
李舸、俞慧敏、杨守卫为展览揭幕。
赵晓刚,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王培权分别讲话。策展人翁桢琪参展艺术家代表邵大浪先后发言。
展览以瓯江山水诗路为主线索,近200位摄影师参展,展出作品300余件。展览空间以摄影大家郎静山先生的雁荡鸣春(1941)和大龙湫1959(佚名)为“阖”与“引”,分“望海”“拾川”“依山”“衡梦”四个板块,作品横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部分为孤本原作。
“瓯江山水诗路影像艺术大展”旨在用镜头探索瓯江山水诗路特有的魅力,发掘影像所牵系的人文思想背景,关注广阔精微的生态和自然世界,在山川中遂感而兴、在流域中由感而觉、在生态中因感而知。“山川美育”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和目的,也是策展方法。“本于本土、深入本土、高于本土”是此次大展的文化期待。
展览通过挖掘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瓯江山水诗路,展示浙南地区丰富的人文遗产与自然意蕴,探寻中国山水精神和山水经验,回应流域独有的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舒张力和自然亲近力,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何讲好浙江故事、诠释浙江精神具有借鉴意义。
瓯江山水诗路主要以瓯江——大溪——龙泉溪为主线,包括楠溪江——温瑞塘河支线、松阴溪支线,覆盖温州、丽水部分行政区域,流域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瓯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远望谢灵运、陶弘景、叶法善、汤显祖,近承蔡元培、黄宾虹、潘天寿,文人墨客或“自爱名山”探幽访胜,或“求慕先哲”问道论学。
“这次展览有很多令人‘没想到’——没想到瓯江流域文化资源如此浩瀚深厚,当代文化资源如此丰富有潜力;没想到摄影人对艺术如此热情、如此真诚;没想到温州和丽水摄影界的积累和发展,比想象的更为深厚、更为活跃……”本次展览策展人翁桢琪说。
2021年,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在杭州举办了“春水如蓝——钱塘江诗路影像展”。今年,再次按照“四条诗路文化带”脉络,启动“诗画浙江”全省主题影像创作工程,以摄影艺术为手段,全面展示瓯江山水诗路带上千里灵山秀水铺陈的生态画卷,和百姓奋进共富之路的良好精神面貌。
活动自启动以来,历时一年,来自各个领域的近200位作者、相关单位参与其中,足迹遍布温州、丽水的山河城乡,梳理在瓯越大地上发生过、发生着的摄影活动,整理辑合了90余年来瓯越大地孕育的近千张摄影作品。
展览现场,浙江省摄协副主席、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邵大浪一家三代的作品《邵家三代:瓯江帆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帆船是瓯江的一个符号。这次我将我们家三代有关帆船的作品进行了梳理,最终展出这6幅。本次展览的风格丰富多元,我们三代人的作品在风格上也是有区别的。祖父的照片比较写实,父亲开始转写意,而我的帆船纯粹是意象的、想象中的帆船。”
▲作品《邵家三代:瓯江帆影》
邵大浪说,“尤为可贵的是,本次展览展出了许多老一辈浙江摄影人的优秀作品,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记住他们及他们的作品,十分有意义。老一辈浙江摄影人吃苦耐劳、对事业无比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摄影人学习。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和使命,利用摄影艺术的方式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展览由浙江省文联、温州市委宣传部、丽水市委宣传部主办,省摄影家协会、丽水市文联、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温州市文联承办,将持续至11月20日,欢迎大家前往观展。
摄影 / 祝融融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