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汕头摄协高研班开学,经过一年半的教学,终于在2022年5月31日结业。高研班作为汕头摄协“育才计划”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以“对标前沿,解决难点”为教学目标,针对“进阶瓶颈”这一难题,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设定八大主题创作项目,组建专题创作小组,通过开展作品观摩、学术研讨、命题创作、对抗测验等,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自我转化”,解决难题。
2022年5月29日,汕头市摄影家协会高级研修班在澄海隆都陈慈黉故居举行结业典礼,教导组成员陈培秋、陈兴发、陈翊雄、黄勇哲、吴俊伟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向对抗赛总积分优胜者颁发奖杯、奖金。
2020年高研班成立“公元传奇、红色印记、韩江入海、鮀城诗篇、活力鮀城、侨乡故事、百载商埠、记住乡愁”八大主题创作项目组,组织师生对城市人文进行系统性、抢救性影像记录。期间,各创作项目组召开多场研讨会,分享成果、交流心得、研究课题。
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高研班分别以“角落、众生、阳光、光阴、出生地”为题举办了五期“命题对抗赛”,对抗赛获奖总积分排名:杨松、邹晓东、蔡银霞、孙建武、郑丹萍、贺坚、孙丽敏、朱东长、陆佳、马光辉、翁纯青。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12月18日,高研班两度赴厦门观摩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021年10月22日,师生陈培秋、陈翊雄、吴俊伟、邓忠庭、金揭海、蔡润璋、贺坚、杨松、马光辉、蔡银霞作品《韩江入海流》入选“世界的开平”第三届沙飞摄影周之“粤江潮——来自北江、西江、韩江流域的影像”展览,学员代表应邀出席“当代摄影的本土发展”学术研讨会、“理想的视觉化转述”学术讲座。
2021年12月11日,高研班师生出席公元厂“林希之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并观摩公元系列影像展。
2021年间,高研班师生观摩大潮汕影廊“潮人光影·家国情怀”世界潮人摄影系列展之“林少华艺术摄影展”“林晶华摄影展”“李伟坤摄影作品展”。
学员郑丹萍专题《玩具的等待》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专题《群聚时代》入选“2021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女性展”。
助理金揭海专题《“公元”的往日时光》荣登《大众摄影》杂志2021年第六期。
老师陈兴发、助理卢勖吾、学员贺坚作品入展“百年潮商展风华——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四周年港潮艺术家作品展”。
学员马光辉作品《龙之彩妆》入选“秭归屈原杯摄影大赛”。
老师邓忠庭文章《1930年代广东摄影家赵澄》入选广东摄影史研讨理论文集。
经过一年半的创作研讨,高研班完成了教学计划,取得了一些实验性成果,为后续教学积累经验。结业仪式上,师生们难掩喜悦之情,相互祝贺、共叙情谊。会上,班主任陈翊雄回顾学习过程,展示学习成果;老师黄勇哲、吴俊伟分别点评作业,学员代表杨松、郑丹萍、贺坚先后发表感言。
汕头摄协高研班结业典礼现场。
汕头摄协副主席、班主任陈翊雄主持高研班结业典礼。
汕头摄协主席陈培秋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汕头摄协副主席陈兴发向对抗赛总积分优胜者颁奖。
高研班老师黄勇哲点评学员作业。
高研班老师吴俊伟点评学员作业。
学员感言
杨松:高研班使我重新认识影像的价值,开始从“记录”向“表达”的转变,尝试以专题创作,探究社会话题。无论未来如何,高研班的学习经历对我的影像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贺坚:从选题、立意到编辑,老师均对学员进行耐心引导。师生一起探讨课题、攻克难题,开放式教学有效调动学员的思维创造力。多种渠道推广学员创作成果,体现了汕头摄协包容的胸怀,培养新人的决心。
郑丹萍:感谢金揭海老师,为我打开影像之窗,带我步入汕头摄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邓忠庭老师,经常帮我修改作品阐释;感谢陈翊雄、黄勇哲老师,经常给予鼓励与建议。感谢汕头摄协,感谢高研班师友们,摄影路上有你陪伴,我会走得更远。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