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在京举行。其中,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推送的李楠作品《从“观看”到“观念”》获得“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杨莉莉作品《深圳纪实摄影四十年:超级城市化下的叙事与趣味》获得“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袁洁作品《被“拔苗助长”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年度优秀文艺短评文章”奖。
“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涵盖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及艺术学理论等领域,旨在推出优秀文艺评论作品,激励文艺评论工作者,推进全国文艺评论创新和繁荣,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2016年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五届。
本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作品报送以单位推荐为主,在此前设立的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年度优秀文艺评论文章(长评)两个项目基础上,增加了年度优秀文艺短评文章项目。此次推优共收到报送作品548份,其中著作62部、长评307篇、短评179篇。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秉承坚持导向、注重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并报中国文联批准,最终推选出年度优秀文艺评论著作5部、长评文章20篇、短评文章10篇。
作品:《从“观看”到“观念”》
作者:李楠,《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策展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首届签约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图片编辑金烛奖、中国新闻摄影学术成果奖等多个专业奖项,曾任中国新闻奖摄影类 、IPA国际摄影比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平遥国际摄影节、丽水国际摄影节、Top20全国新锐摄影大展、徐肖冰杯全国纪实摄影大展、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中国摄影金熊猫奖、中国摄影图书榜等多个专业展赛评委。出版学术著作《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等百万字文论,入选2013中国年度图书(艺术类)。同时担任“深度+”、ISEE摄影大师工作坊等专业工作坊导师。近年策划指导“吾城·吾乡”“新锐摄影看中国”“汶川地震影像志”“Female Focus "“万岁·万宁”“大沥·创新”等多个百万至千万级网络阅读量的摄影项目。
出处:浙江摄影出版社,2021年1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评委推选意见:作者以资深图片编辑的专业视野和学术积累,以摄影创作的观察所得为线索,将从“观看”到“观念”的中外诸多摄影理念与摄影艺术属性融合起来,将摄影作为一种活跃的图像生产机制和当代视觉媒介进行系统考量,针对现实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梳理。本书既有鲜明的社会立场和缜密的论述逻辑,又有丰富的现象剖析与务实的方法讨论,见解新颖独到,对摄影艺术创作有多维度的深刻启发。
图书介绍:全书以互为支点的四大部分构成,集合了她近年来对摄影/图像/艺术/媒介等诸方面进行深刻思考与深入论述的45篇文章,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既有鲜明的社会观点,丰富的现象剖析,又有缜密的论述逻辑和务实的方法讨论。其观点立足于长期细致深入的现实观察,多有创见;其方法则来源于一线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颇可借鉴。本书通过将摄影作为一种图像生产机制和视觉媒介进行系统考量,并结合大量典型个案研究,揭示了一条对我们深具启发的奥义:从“观看”到“观念”并非直线运动,而摄影最终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尤其如此。
作品:《深圳纪实摄影四十年:超级城市化下的叙事与趣味》
作者:杨莉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出处:《中国摄影》,2020年12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评委推选意见:本文立足于深圳在地长期观察和体验,分析纪实摄影与城市发展在时空变化中的互动关系,归纳深圳摄影的共性,在“叙事”与“趣味”两个方向下,做出了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分析和概括,对于进一步认识深圳摄影发展历史和促进摄影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作品:《被“拔苗助长”的专题摄影》
作者:袁洁,吞像摄影创办人,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影像文化作者著有《光的喜剧-有关摄影的想象》《来!这样学摄影》近年来专注于大众摄影教育。
出处:《中国摄影报》,2020年7月
推荐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
评委推选意见:本文属于短、平、快的文体,直入主题,切中当下摄影创作“一窝蜂”搞组照而很多组照达不到专题要求的问题,提出摄影创作要循序渐进、单幅与专题分头推进的观点,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