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骆伯年摄影进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永久收藏

分享:


本网从三影堂+3画廊获悉,民国时期重要摄影艺术家骆伯年的5件摄影原作正式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永久收藏。


骆伯年1911年3月生于浙江杭州。其父时任县衙官吏,酷爱书画收藏。受父亲影响,骆伯年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耳濡目染中国传统书画,年轻时对古琴艺术和书法绘画均有所涉猎。


摄影自184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社会动荡和物资匮乏的背景下,其发展曾受到重重阻碍,直至1920年代后才逐渐迎来了中国艺术摄影的第一次启蒙时期。当时不仅出现了北京的光社、上海的华社及多个摄影艺术群体,也涌现了一大批来自商界、医界、律政界的新兴中产阶层摄影爱好者——他们通过一系列社团活动、组织参加展览和竞赛、在杂志刊物发表作品并交流心得,从而构建了民国时期极为活跃的摄影生态圈。而他们中的许多后成为了对中国摄影艺术史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家,骆伯年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从事银行业的他在1930年代后的十余年中多次往返上海、香港、重庆等重要城市,在此期间他业余接触到摄影,其作品在《中华摄影杂志》《飞鹰》《现象》等杂志中多次发表,并与郁达夫夫妇、曹熙宇等众多文艺界人士广泛往来。


骆伯年的作品是中国传统古典画意派摄影和西方现代主义摄影风潮的体现。他的风光和人像摄影为印证中国特定时期历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瞬间。而更为独树一帜的是,他所作的静物和拼贴作品,极具丰富大胆的想象力,蕴含抽象的表现性与美学,可谓在近百年以前就已开始了对摄影媒介尤为前卫的试验探索和表现。


骆伯年珍贵的摄影原作、负片,以及期刊文献在经历了近代社会变革后仍得以完善的保存,如今被家人重新发现和整理,并被挖掘和精选出部分再次进行银盐制作,由三影堂+3画廊持续海内外推广和代理。骆伯年的原作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北京,2015)首次向观众展示,并受邀参展泰特现代美术馆“光的形状:摄影与抽象艺术100年”(伦敦,2018),参展泰康空间“专业余·出现代:骆伯年与同代影人1930-1940s”(北京,2021)。其5件摄影原作于近期进入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永久收藏,其他机构收藏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泰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同时,原作铂金版在2016年梳理出版于《中国摄影书典藏系列:骆伯年》。


1641795010576535.jpg

骆伯年,《春满西湖之泉之始达》,1930s

微信图片_20220110140619.jpg

骆伯年,《构图》,1936

微信图片_20220110140622.jpg

骆伯年,《变幻 No.2》,1938

微信图片_20220110140625.jpg

骆伯年,《夕阳下,1934,西湖》,1934

微信图片_20220110140627.jpg

骆伯年,《春满西湖》,1935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