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进博会圆满落幕之际,11月12日上午,“镜头里的上海三十年——《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新书发布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国际传媒港举行。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并致辞。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郑时龄,上海万科总建筑师张海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上海万科公司合伙人詹玲,《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编著者、著名摄影家刘香成,多位参与本书编撰,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照片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们,以及文艺界、建筑界、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
发布会上,本书编著者刘香成介绍了创作这本书的缘起。他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回顾了自己与上海的渊源,感慨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对参与本书创作、出版等工作的各界表示感谢,并以一段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了新书的精彩内容。
在发布会的圆桌会谈环节,郑时龄、刘香成、王伟强、张海涛就“城市的记忆与未来”主题进行交流,对世界城市的概念、上海的未来可能性、建筑与城市、人与城市等话题进行探讨。郑时龄表示,上海既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也要培养卓越的“全球城市人”,上海在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而“世界城市”有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上海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刘香成表示,上海成为“世界城市”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建筑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上海人独特的精神,上海要建设世界上最优秀的城市,这是自己在上海生活七年的感受。王伟强表示,上海与全球范围内其他一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近年来上海的发展,包括城市竞争力的发展,都是在对标国际一级城市,同时上海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包容性和重要性。张海涛表示,在刘香成这本画册里,建筑成为人的背景,而人的存在更加真实了,这才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内容。
《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是一部为纪念和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反映上海城市精神与风貌的大型画册。由著名摄影家刘香成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出版。
2018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发布,上海将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202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在此背景之下,出版《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镜头语言和影像艺术,回顾历史、记录时代。刘香成是知名的资深新闻传媒专家、新闻摄影记者,是自1978年以来第一位在北京任职的《时代》杂志摄影记者,曾获包括“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在内的多个摄影类奖项。刘香成长期关注中国的发展,他拍摄的中国摄影作品受到海内外广泛认可。2010年世博会期间,他出版了《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向世界传递出了上海城市的精神风貌。时隔11年,他一如既往地用镜头感知时代的脉搏,再度为上海绘制一幅更加精彩的肖像。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