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高琴:老黄牛与定盘星

分享:

昌谦老师是协会的老领导。当年,作为小字辈的我,与他没有过直接的接触,对他的了解,都是从前辈的叙述中获得。其中有两件事情印象深刻:一是“老黄牛”的称号。因为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自己严格要求,被大家称为协会三只老黄牛之一。二是作为《大众摄影》的主编。他写稿却从来不拿稿费,而是作为编辑部的公用经费,让人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温暖。


2009年,中国摄协首次推出“口述影像历史”工程。《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收录了19位战地摄影师的采访实录,他们中有的从抗日战争一路走过,有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战火。对于那段历史,我们都比较陌生,又是第一次编辑这样的富有历史感的图书,我心里非常忐忑,生怕出现重大失误。当时聘请了许多前辈对书稿进行审读、把关。昌谦老师的一句“没有问题”,让我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因为他的阅历,他的能力,他的水平,是我们编辑历史图书的“定盘星”。


昌谦老师对摄影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推动,则非常令我钦佩。1979年他担任中国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致力于中国摄影教育事业的奠基工作。1983年中国摄协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摄影专科;1984年委托江西大学开办了摄影班,为中国摄影事业培养培训了许多人才。1984年中国摄协还创办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首批学员就高达3万人。1986年昌谦老师就“当前摄影教育状况和发展趋势”接受《大众摄影》杂志记者访谈时,特别谈到的提高和普及两个方向的摄影教育理念,现在读来更让人感到既务实落地又高瞻远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纪念昌谦老师,就是要学习前辈们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继承他们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优良品格,扎实稳健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去开创新时代摄影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1年·第82期·3版

中国摄协理论研究处承办的纪念陈昌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整理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