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心像视界——惺摄影艺术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展览通过杨元惺188幅经典摄影佳作,展现摄影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对全球人类命运一家的共同体意识;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杨元惺在开幕式上致辞。
前中国驻古巴大使王治权,日本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垂秀夫,日本国驻华公使衔领事部长冈田胜,日本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伊藤直人,文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优秀摄影作品展评审委员会主席赵少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张景安,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蒋黔贵,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覃志刚,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兼工委机关党委书记俞贵麟,原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董良翚,中国图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芝璞,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剧演员李光羲,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朱宪民,中国摄协顾问王文澜,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王建琪、任国恩、张小苏、李树峰、陈长芬、钟维兴,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冯凯文,总展人曾毅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本次影展由元惺工作室、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将展览14天,全面展示杨元惺主席的深厚摄影艺术造诣,为参观摄影人与群众提供影像盛宴。影展上共展出杨元惺主席作品188幅,以“心像视界”为主题,由“我和我的祖国”和“天涯若比邻”两个单元组成,完整涵盖其人文摄影及风光摄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单元是国内创作部分,他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以纯熟的技法,带着时代的脉动,化作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佳作,呈现在我们面前。“天涯若比邻”单元,集中展示他对全球的地理考察成果。杨元惺走过了107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北的阿拉斯加半岛,到马尔代夫被海水淹没的小岛,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亚欧大陆到南北美洲,都留下了他的摄影足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蕴含着人类一家的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他的胸中。杨元惺席在各大国际摄影节中的获奖作品也一并展出。
据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介绍,展览的杨元惺的摄影作品,有地理发现,也有主观表现;有四季的变幻:春的清新、夏的灿烂、秋的妖娆、冬的静穆;有全景展示,有局部凝视,还有小品回味。他不但擅长拍摄自然风景,把东方式审美观念赋予眼前景观,也进行有意味的形式探索。他对社会人文题材也给予了很大关注,在他的镜头里,民风习俗准确呈现,百姓的忧乐就是他的忧乐,向上向善是他作品的价值方向。他对人民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热爱,一脉相通。其作品展示了一条摄影的本来之路,也指出了一条未来之路。
杨元惺从1957年拿起相机拍摄农业部门的活动和朱德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到新世纪后担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主席,大作业量创作,60多年来一直以影像方式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其1996年开始拍摄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景观,摄影作品先后在全国各地及大学陆续展出,作品多次在北京国际摄影周、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大理国际影会展出。多年来先后出版了《光影世界,知性人生》《驭光中国,逐影世界》《撷影世界》《杨元惺摄影艺术作品选》《惺影》等多部摄影集,有多幅摄影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館和图书馆收藏。
杨元惺作品
杨元惺作品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