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由《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山东重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大凉山印记——梁勇摄影艺术展”在京开展。来自山东淄博、四川省昭觉县、摄影界同行、媒体记者和各界朋友近200人云集于此,参加“大凉山印记——梁勇摄影艺术展”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制片人、评论员陶跃庆主持。中国艺术硏究院副院长、硏究生院院长李树峰,民族文化宫副主任们发延,原《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高级记者、著名战地记者刘铁生,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静波,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副馆长龚文龙,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副馆长孔得喜,《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主编阳丽君,山东重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哲,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淄博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刘统爱,以及作者梁勇出席了开幕式。李树峰为展览撰写了前言。
展览从梁勇拍摄的上万幅照片中精选出来80余幅(组)作品。本展大胆尝试作品无标题的形式,将大凉山今昔图片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读者去品味其中的故事与内涵,不予先行程式化引导,意在激发观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梁勇(右一)
2011年,梁勇怀着拍摄大美风光的憧憬,奔赴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到那里,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孩子们上不了学、吃不饱饭、没衣服穿,人畜混居……这位血气方刚的山东汉子、曾为英雄王杰部队的一名老兵,心灵被猛烈地撞击着!现实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从醉心美景到观照现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他去记录那里,改变那里!
于是,有了之后梁勇自费10年21次孜孜不倦的大凉山创作之行。梁勇的足迹遍布大凉山4个县上百个山寨,他艰辛跋涉,风餐露宿,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记录了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贫穷落后到如今旧貌换新颜的点点滴滴。那幅整面墙的作品展现的彝族男女老幼发自内心的笑脸,便是大凉山人民如今和乐风貌、幸福心声的见证。
梁勇的代表作《渴望》,特写了男孩出神的大眼睛,与解海龙的《大眼睛》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远在大凉山的孩子们心中真切的渴望与期盼。
众所周知,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充满红色印记,也是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的地方,充满无数挑战。梁勇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的扶贫战略、大凉山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持之以恒,10年坚持在大凉山创作,以顽强的毅力奉献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系列作品,有力地传递了大凉山的呼声,实实在在地带动了一批企业家和热心公益的人士共同关注大凉山,改变大凉山。这种合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
图片是无声的艺术,民族文化宫正厅展出的80余幅(组)作品,静静地诉说着大凉山的今昔,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4月5日,关注大凉山发展,想要了解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并致力于研究此课题的朋友们,可以本展览为一扇窗口,探究更为深广的现实和艺术世界。
展览获得了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广播电视台、淄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四川省昭觉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