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638幅图片讲述从贫困县到“网红县”的故事 精准扶贫在阜平主题摄影展开展

分享:

    2020年9月5日,《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精准扶贫在阜平主题摄影展》在革命老区阜平县开幕。本次影展是河北省摄影家协会组织实施的《精准扶贫在阜平》大型纪实摄影项目的成果展现,展览共展出30个摄影专题,638幅图片,记录了阜平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产业富民、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当地群众的生活及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览开幕式当天,《走出山沟沟》专题的主人公韩卫来到现场,指着自己的照片告诉记者:现在的日子很美。  郭瑜/摄


       提起阜平,很多人都会想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也曾是国定贫困县。全县山场面积占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仅21.9万亩,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62元。


 

2013年-2019年骆驼湾村貌全景对比图

微信图片_20200914151950.jpg 
2013年-2019年顾家台村貌全景对比图


      8年后,阜平已成“网红”。在沟壑之间蜿蜒盘旋的“阜平七十六拐网红公路”、一房难求的“网红打卡村骆驼湾”、一沟九瀑错落跌宕的“天生桥瀑布群”……2019年底,阜平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844元,截至2020年6月底,剩余贫困人口832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阜平人民由衷感叹:“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的阜平黑崖沟大桥 杨丽影/摄


    《精准扶贫在阜平》摄影项目由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携手保定市摄影家协会和阜平县摄影家协会,组织12名摄影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集中拍摄和复工复产之后的补充拍摄,项目历时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参与项目的12位摄影师足迹遍布阜平的山山水水——在不通公路没有信号的城市安村,在人去村空的长梁沟村;在骆驼湾村农家孩子的满月宴,在女儿远嫁山西的婚礼席;在食用菌核心园区的大棚里,在手工业加工的车间;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设工地,在乡亲们领房号、搬新居的现场……摄影师们利用手中的相机、升空的无人机记录了搬迁村庄和新安置区的面貌,记录了人们脸上的喜悦,也记录了离开老宅依依不舍的乡愁。

    最终,摄影项目用图片记录的方式共完成了30个专题,共分两大版块:一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用航拍的形式记录了39个安置区和300多个搬出村庄面貌(共有466个整体搬迁自然村,拍摄还在继续);二是讲述百姓故事,从脱贫攻坚以来几位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几个不同家庭发生的变化、一些村庄面貌和村民生活的变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就业、深山村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入手,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示普通人的生活变迁,以期用一个个真实而普通的故事,反映脱贫攻坚给贫困地区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以此管窥精准扶贫在阜平的贯彻落实情况。

    开幕式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杨越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授予参加《精准扶贫在阜平》摄影项目的段双群、罗大庆等12位摄影师“优秀公益摄影师”荣誉称号。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