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摄影发现中国——影像·见证” 泰山国际摄影艺术周举行学术座谈会

分享:

1572937620890872.jpg

研讨会现场。摄影:郑天一


2019年11月1日下午,“摄影发现中国——影像·见证”泰山国际摄影艺术周学术座谈会在泰山国际会展中心2层会议室举行。


“摄影发现中国”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的活动,此活动通过影像见证因摄影而扬名的景区景点、乡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展示摄影在国家发展中起到的独特作用。本次座谈会正是“摄影发现中国”活动的延伸,结合“2019’泰山国际摄影艺术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摄影来进一步探索、发现泰山,让泰山更具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打造优质国际摄影平台。


中国摄协副主席线云强,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邓维,中国摄协理事、全国公安摄协主席冯凯文,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中国艺术报副社长孟祥宁,旅游摄影专家、中国旅游报主任记者魏晓霞,北京摄影收藏协会副主席、北京摄影艺术协会副主席侯智宽,中国摄协理论研究处处长陈瑾,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谷永威,山东省摄协顾问钱捍、李楠,山东省摄协副主席范长国,著名航拍摄影家、原全球摄影网总经理赵伟、著名摄影家程原津等嘉宾共同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高扬主持。


微信图片_20191105150742.jpg

作为本次摄影周的东道主,谷永威率先发言。他说,山东省是摄影“大省”而非摄影“强省”。近两年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先后邀请了诸多摄影名家前来授课。包括今天现场展出的青年摄影家优秀作品也是来自此前举办的“青未了”计划;在今年的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上,山东省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山东摄影界特别注重纪实摄影,并有着扎实的基础,也造就了一代一代人才的辈出。摄影高等教育在山东省也有着良好的基础,包括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院在内的高等院校,均开设了摄影专业。有这样的基础、这样的人才储备,下一步要加大对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人才队伍的培养。“好客山东”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多来授课指导!


范长国在座谈会中介绍了2019’泰山国际摄影艺术周举办的初衷。他谈到,作为摄影“大省”的山东,一直以来并未有一个品牌性的活动,所以借摄影周这个契机,为山东省摄影人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品牌。


邓维对摄影周的三个展览“泰山文艺奖”历届一等奖作品展、山东省青年摄影家优秀作品展及山东省首届城市摄影联展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在他看来,第一个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侯贺良、钱捍、李楠等在内,30年前他们记录下所属时代摄影人的关注点,突出了民生、民情、民本;第二个展览特别关注了青年摄影师的参展作品,他们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创作思维,有几组作品特别有意思;第三个城市联展与其他摄影周的同类型展览有些雷同。他认为,摄影人应该紧贴时代、关注身边发生的变化,必须拍出特色、拍出本土化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更有说服力、更持久。



线云强在座谈会中谈,如何通过摄影来进一步发现泰山,泰山的摄影朝哪个方向发展,不外乎三点:第一把握方向。我们不反对百花齐放,但是也要牢牢守住本土化,讲好本土故事,山东省的纪实摄影有很扎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具备泰山这样一个在国际上具备影响力的文化标签,摄影周的举办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以泰山为轴,山东省的摄影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第二搞好团结。当下进入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人越来越多,而且水平越来越高,年龄差距越来越大,不同年龄段的摄影群体团结起来、上下互动。第三有所作为,这里的有所作为指两个部分,一个是作品,一个是人才。以老带新,推进传承,挖掘和弘扬本土文化,包括本土摄影家的培养,以及如何让这些摄影家充分的发挥作用。这对于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宣传推广泰山是有好处的。


冯凯文在座谈会中谈,摄影在过去18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10年,影像更呈现出爆炸式的迅猛发展,3岁的小孩都会拿手机拍照了。就拿全国公安系统来说,没有一个警察不会照相,你不会照相,到现场就捕捉不到第一手的资料。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举办摄影周,作品更要避免雷同化,本省的作品要突出本省的特点,全局统一,局部要有创新,做到超越全局,只有这样,每一届的展览才能呈现出比较好的质量。比如这次与泰山相关的“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全国摄影大展,这个展览就是别的省份没有、山东省所独有的,只有展出特色才能取得更突出、更显著的成绩。



宋靖在座谈会中谈道,特别能从本次摄影周中看出山东省摄协的决心,用“文化”这张名片作为经济的支撑,以影像为桥梁实现文化的输出。关于展览,她特别关注“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全国摄影大展、“泰山文艺奖”历届一等奖作品展、山东摄影家金像奖作品展三个部分。她认为,摄影周更应该强调本土化,展出更具地方特色的摄影人及作品;此外,新媒体时代,应该利用网络时代的传播的特点,同步在网络上展出作品,让无法亲临现场的摄影人也可以观看现场,推动泰山国际摄影艺术周这个品牌得到更广范围、更高效率的传播。她建议,在展览类别的设置上,下一届可以考虑缩减类别,个别作品选用大尺幅展出,增强视觉冲击力。


孟祥宁在座谈会中谈道,摄影周的展览给他的震撼比较大,特别是在座钱捍、李楠的作品,画面所呈现的时间跨度令人印象深刻,这也体现出山东摄影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坚韧的品格。他认为,摄影的记录功能,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的积累后,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所以说,纪实摄影经过时间之后,魅力只会越来越大。摄影周也将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品牌,影响力随之增大。



魏晓霞在座谈会中谈到,泰山对于泰安市的意义非同小可,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对于景区的营销手段中,摄影功不可没,比如张家界等,很多著名的景点都是因为摄影而走红,宣传也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沉浸式、情感式等,如今很多城市讲究城市IP这个概念,IP在这里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宣传的定位。她建议,对于泰山的品牌宣传,可以进一步集中思路通过影像来体现泰山包容、进取的精神,文旅融合,将泰山打造成一个更具价值的品牌。



赵伟在座谈会上建议在下届摄影周可以增添小视频单元,很多国际性影展都把视频纳入其中;另外,航拍的机位高、视点流动性强,决定它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对于景区的宣传还是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他认为,泰山非常适合利用航拍进行创作,所以也借此机会为航拍爱好者申请下届可以从航拍的角度设置一个单独的板块,召集这部分爱好者前来参与。


侯智宽在座谈会中谈到,图片收藏近些年越来越被圈内人所重视。我们国内摄影师的作品,也被许多国外藏家收藏,国内很多摄影节也把收藏纳入展览的一部分,比如云南大理国际影会等。这次摄影周上的很多作品都可以作为收藏,下届摄影周也可以着重引入、强调收藏这个概念。收藏的引入有利于延续摄影周的影响力。


学术座谈会对于促进摄影活动高质量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高扬在座谈会结束时总结说,“摄影发现中国”的意义在于运用独特的影像语言挖掘和反映一座城市或一个景区外在的景观和内在的精神。大家的发言充分肯定了通过摄影来展现泰安的山水资源禀赋,宣传泰安的生态建设成果,推动经济和旅游发展大有可为。摄影人既要放眼世界也要扎根本土,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敢于创新,勇攀摄影艺术的高峰。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