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红色延安”摄影展开展

分享:

1944年,美国驻华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延安期间,拍摄了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9月29日,“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红色延安”摄影展在圣地河谷·金延安开展——这些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阔别延安75年后终于回家了!


微信图片_20191012164925.jpg


2013年,南友圈执行副总裁、策展人单增辉发现了福尔曼以及他的影像资料,后和河南博物院合作策划了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中原大灾难纪实影像摄影展。单增辉说,“我在搜集整理福尔曼影像资料时,发现了他还曾来延安访问,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以及《红色报道中国》文字著作。”单增辉称,自己一直想让这些照片回到延安展出,“福尔曼的这组照片,只有在延安展出才最有意义。”

微信图片_20191012172532.jpg

哈里森·福尔曼(右一)在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时期,这里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千千万万有志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也是斯诺笔下充满东方魔力的神奇地方。当时的延安先后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友人来支援革命、探寻真相,这其中包括白求恩、马海德、斯诺等,以及此次影展的主人公—哈里森·福尔曼。1940年,42岁的福尔曼作为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国家广播公司驻中国记者来到中国。


其实,这并不是福尔曼第一次来到战乱的中国

早在1930年,福尔曼就曾作为一家航空公司的代表,首次来到中国,3次前往西藏,并于1935年出版了《被禁止通行的西藏》,从此,他成为美国有名的探险家、摄影家、战地记者。作为一名战地记者,福尔曼深受埃德加·斯诺的影响,对“红星照耀”的中国西北极为向往,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第一次抵达陕北地区,在陕北采访了正准备赴抗日前线杀敌的红军将领彭德怀和贺龙。

而当他1940年再次来到中国时,此时抗日战争仍在持续,但国共关系已由抗战初期较为密切的关系不断恶化逆转。在当时国民党的官方舆论中,共产党被不断歪曲。福尔曼虽然持有中立观点,但他也对这些攻击产生了重重疑虑。这些疑虑迫使他要尽快去封锁区一探究竟。

1943年5月,福尔曼与在重庆的外国记者,发起成立了“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并力主向重庆方面提出去延安采访的要求。这个时候,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转折时期。

直到1944年4月,重庆方面才正式表示可以组团访问延安。访问团记者共21人,包括美联社、《时代》杂志、路透社等6名外国记者和9名中国记者,以及一些随行人员。

当年5月31日,记者团一行在到访西安、吉县后,离开第二战区司令部阎锡山防区,渡黄河后进入陕北的凉水崖(应为现在延长县凉水岸村),迎接福尔曼一行的,是著名的359旅旅旅长王震。

“延安的特殊款待,不过是干净的窑洞和比较丰富的陕北菜肴而已,但心情是愉快的。”


在此后的5个月时间里,福尔曼参观了陕甘宁边区的军营、共产党经营的石油生产、南泥湾的农业生产、部队医院等,采访了中共的领导人、八路军战士、老百姓,还有日本人民解放同盟的人员……他深入到基层一线,与战士和群众逐渐打成一片。

1944 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访问,是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外交史上的一件重要的大事,是自1939年以来新闻界首次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长达5年的新闻封锁。福尔曼在延安期间,以一个记者敏锐的眼光、独特的笔触,记录并整理出大量他在中国北部和西部解放区时的见闻和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


八路军队伍坐在山坡上。摄影:福尔曼

展示武器装备的士兵。 摄影:福尔曼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使得福尔曼对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革命事业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


延安,前线准备战争的八路军战士。摄影:福尔曼


采访期间,福尔曼向所供职的媒体发回大量报道,回到美国后,又撰写了《中国红色报道》(又名中译《北行漫记》《中国解放区印象记》《中国解放区见闻》),被誉为《西行漫记》的姊妹篇。福尔曼花了少量时间来阐述众所周知的观点。他告诉美国人民,共产党在中国创造了奇迹,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合作。

有人曾这样评价《红色报道中国》:他以一个记者敏锐的眼光、独特的笔触,记录并整理出大量在中国北部和西部解放区时的见闻和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

这部著作,如实的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状态,既有对边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教政策的客观介绍,又有对地道战、地雷战、武工队的生动描述。

在福尔曼的笔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他们是劳动模范、普通战士、工厂工人、大学生等等,通过客观、真实的描述,冲破封锁,把发生在延安的真相告诉了全世界。

在一张拍摄的市场沟木材交易市场的照片里,后面有一栋白色的建筑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银行,这张照片所表现的是当时边区通过自力更生打破封锁,经济活跃的繁荣景象。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福尔曼在延安访问期间,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革命素材影像。


延安,八路军护士。摄影:福尔曼

延安,缝制棉衣的人。摄影:福尔曼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向读者表达什么。”单增辉介绍,福尔曼的摄影语言是十分丰富的,他也关注战争本身,但同时又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民主、经济、地理等照片,综合来突显延安时期的整体社会风貌。在同样是摄影记者出身的单增辉看来,福尔曼摄影作品的专业性、新闻性都是超越时代的。“在当时摄影设备有限的情况下,能拍出这样优秀的作品,说明福尔曼的摄影技术非常高超。他所使用的构图技巧,直到今天我们摄影圈都还在使用。”


在他的镜头下,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及深刻的政治变革,为世人定格了一个个难能可贵的历史瞬间。


“太阳在半荒芜的但是特别吸引人的大地上奏起一曲宁静而欢快、反映乡村和谐的乐章。”


福尔曼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更好的中国”,而如今的中国,也正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70多年前的预言。

作为“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红色延安”摄影展的策展机构,南友圈专程派人赴美国高获得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授权,输出的所有照片是采用数字扫底,照片的高精度和制作水准都达到了国际博物馆收藏级别。

单增辉在接受华商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圣地河谷·金延安南街室外布展,错落有致,整体效果也更加有节奏和美感。”

福尔曼在中国不仅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仅延安就有900到1000多张,还有英文版日记,有很大可能还有电影胶片,“我们正在积极搜集福尔曼相关资料,希望能以此次影展为契机,让福尔曼更多的作品回到延安”单增辉补充道。


微信图片_20191012174406.jpg

在共产党经营的纺织设备上工作的人。


此次摄影展由延安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陕西旅游集团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商报》社承办,深圳南友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策划,延安红云平台协办。展览时间为期半年,将持续到2020年3月30日。



主办:

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

陕西旅游集团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华商报》社

协办单位: 延安红云平台

策展机构:南友圈

策展人:单增辉 赵雄韬 易晓岚 郝金华

视觉设计:钟薇薇

图片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美国地理学会图书馆密尔沃基库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