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为中国影像艺术发声 中国影像艺术机构联盟大会暨主题论坛开幕

分享: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253.jpg


艺术承担着社会进步、社会创新的职能,城市的建设发展已经与文化艺术息息相关。在人手一部手机、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当下,摄影艺术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哪些作用?9月28、29日,由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主办的“艺术连接城市——中国影像艺术机构联盟大会暨主题论坛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行。论坛集结了全国摄影艺术的精英力量——来自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成都当代影像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雅昌文化集团等机构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齐聚一堂,进行学术研讨,为中国影像艺术发声,推动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中国影像艺术机构联盟(Alliance of Chinese Photography Museums,简称:ACPM)同期正式成立。




本次论坛分为28、29日两场:论坛一——艺术连接城市、论坛二——艺术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构想。


928日下午2:30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一楼多功能厅开幕,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新闻摄影师刘香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艺术总监、摄影艺术家荣荣,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总裁万捷,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王伟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创始人、馆长谢子龙,成都当代影像馆创始人钟维兴,六位嘉宾就艺术与城市的关系、艺术馆作为艺术关联城市和大众最重要的场所,在哪些方面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如何让影像艺术参与到城市的展现中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摄影收藏家靳宏伟、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卢妮担任主持。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657.jpg


卢妮(左)靳宏伟(右)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卢妮表示,一个艺术馆,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标志。艺术往小了说,是一个文化,说大了是一个灵魂,所以今天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成立两周年之际,特意选择以“艺术如何推动城市发展”为主题,并且对各位艺术家、策展人的到来表示感谢。

作为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鲍利辉说:“艺术能推动一个城市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十年在大理看到的。影像艺术能给一个城市带来活力。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馆的时候我来过,短短两年时间,整个馆的规划建设在这个城市的影响力是爆发式的,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中国有股新兴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来得相当澎湃、凶猛。企业在推动艺术进入城市,成为品牌,这其中我看到的是一群企业家的胸怀,中国摄影界真的太需要这些力量来推动这个城市,推动摄影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700.jpg

刘香成、谢子龙、钟维兴(从左至右)


作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的创始人谢子龙认为:“摄影作为一个现代的传媒手段,应该是最快捷地能够传播城市、推介城市的方式,这也是很多地方举办旅游摄影比赛的原因。就是为了推广城市。所以艺术如何连接城市?它需要载体,需要媒介,媒介是什么?摄影语言是最能快速地送达给受众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这是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不一样的地方。而艺术馆则是承载艺术的载体、媒介。这也是艺术馆承载的魅力或者承载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702.jpg

刘香成(中)


“一个城市其他服务业做得再好,可如果它没有一些好的美术馆、一些好的展览,那么这个城市还是缺乏了一些东西。”关于影像艺术未来的发展,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新闻摄影师刘香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平均收入在提升,生活质量也正在上升。这一两年在香港的展览,几乎每一年的第一大观众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所以我觉得随着国家发展,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摄影影像跟美术的收藏。在整体上,我是带着比较乐观的心态的。”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705.jpg

王伟强、荣荣、刘香成、谢子龙、钟维兴、万捷、鲍利辉(从左至右)


“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参与和热爱摄影这种艺术形式。”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总裁万捷刚从每两年一届的摄影展现场直接到了长沙论坛现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离不开影像,每个人都在影像的范围内来进行生活。同时,科技发展为摄影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助力。“刚发布的华为、小米和苹果这些手机,他们都不再谈电池和别的功能,都在强调他们的摄影功能有多强。由此可见,摄影在他们心中有多重要,反映出的是摄影在使用者心中的重要性。摄影是唯一一个跟人和城市联系最紧密,也是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用这种形式表现他们的生活,表现他们的才艺,表现整个时代,将对中国的城市文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万捷介绍,过去雅昌一直为人民艺术服务,为大师服务,未来将通过为大师服务产生的技术和艺术,为每一个大众服务。“我们跟谢馆正在合作‘传给雅昌’,让每一个摄影爱好者用了我们的产品以后有大师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191009143708.jpg

论坛嘉宾合影


主办方表示,本场论坛尝试探讨影像艺术如何融入城市、生活,推动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路径,让生活拥抱艺术,让艺术为城市加分。谢子龙在论坛中透露,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三影堂艺术中心、成都当代影像馆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结成影像机构联盟,在9月28日上午举办的闭门会议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机制,四个联盟机构将在交流展览方面有大的动作。


9月29日,艺术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构想论坛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行。独立策展人、影像批评家海杰,英国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专家凯伦·史密斯,摄影新媒体代表人物严志刚,摄影师、独立策展人、Lumos艺术空间总监Jae-hyun Seok(韩),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麓湖·A4美术馆首席策展人李杰,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宋振熙等影像艺术领域专家齐聚艺术馆,围绕“艺术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构想”这一方向展开了自己的分享。


海杰


海杰表示,公众和美术馆、艺术馆的关系,不仅仅是拿着手机拍照那么简单,其实还是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艺术机构有很多都拥有大量的藏品和收藏数据,那么我们在美术馆、艺术馆、艺术机构的运营过程中,该如何去激活这些产品,而不是把这些作品储存在那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Jae-hyun Seok

来自韩国的Jae-hyun Seok回顾了韩国的摄影节和摄影博物馆的发展,总结了两个主题词:新的改变和扩张。他说:“不像商业画廊和艺术博览会,韩国的艺术摄影节和美术馆是扎根在大众视野里的,摄影丰富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和产业。我们期待它在未来的展示。 ”


凯伦·史密斯

而关于美术馆、艺术馆的意义和职责,凯伦·史密斯认为:“我从5岁开始上学都被带到过美术馆看,小时候没有什么人告诉你,艺术这个庞大的问题该怎么理解,但是你作为一个小孩总会有一些发现,如果你有好的老师,你会有好的体会,你会从一个发现,再到另一个发现,我觉得我们做美术馆应该提供一个发现世界的机会。”


宋振熙

“用策展行动,不断打破稳定的幻想,其实是给我们观众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当他们走进美术馆的时候其实是改变了自己的体验,改变了自己的大脑。当他走出去的时候,可能会面对现实,但是希望他们在美术馆可以体验到回归人本性的一个思考。”宋振熙说。


论坛现场


本场论坛主要交流关于影像艺术机构的运营及发展构想。随着我国的文化艺术产业模式与国际的交流和接轨,当代艺术机构的发展模式也逐步多元化,影像艺术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借鉴的是西方艺术机构思维和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目前由于我国的制度和市场,导致大多数艺术项目运营模式处在探索和成长阶段。本场论坛尝试探讨当今市场下艺术项目的发展规律,并由此对影像艺术的未来及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寻找艺术与市场、大众的平衡点,以及真正适合我国的艺术发展模式。

本场论坛最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卢妮宣布——中国影像艺术机构联盟(Alliance of Chinese Photography Museums,简称:ACPM)正式成立。


微信图片_20191009144016.jpg

(从左至右)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艺术总监、摄影艺术家荣荣,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纪实摄影师刘香成,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创始人、馆长谢子龙,成都当代影像馆创始人钟维兴


联盟是由在中国影像艺术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四所艺术馆共同组成的非营利性联盟,首批及四大创始成员艺术馆分别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以及成都当代影像馆。联盟旨在集结全国有影响力的影像艺术机构,凝聚全国摄影艺术精英力量,实现影像艺术资源共享、互补,联合策划国内外优质展览,推动中国影像艺术的发展。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任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任期两年。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