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论色”为主题的手工上色摄影作品特展亮相真像生活艺术空间。值此摄影术诞生180周年之际,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特将经典馆藏和研究成果展出,与大家共享手工上色技艺在摄影艺术长河中的精彩,展现其当下全新价值与内涵,并实现在未来的有效传承。
展览信息
主办:北京晶丽达国际影像有限公司
展期:2019年6月19日 —8月16日
地点:真像生活艺术空间(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牡丹园西里13号)
策展机构: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
照片手工上色是藉由人类科技文明与艺术的巧妙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从摄影术创立之初就已经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赋予黑白照片颜色的重要手段之一。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以摄影学术研究与传统工艺抢救创新为目的,举办的这次手工上色作品特展,分为手工上色珍品馆藏展、中外摄影史手工上色技艺应用图片展、手工上色对比与创新、我们在行动——上色学习成果展示,四部分近百幅作品将在展览中与大家见面。其中包括1952年的电影剧照上色孤本照片;致敬摄影术发明,手工上色1837年达盖尔曝光的其画室的照片;致敬画家爱德华·霍珀,以其风格上色的照片等等一系列有着影像的真实层次、色彩表现力和个性创作空间的作品。还有部分图像资料来自AKG图片社。
担任本次展览策展的吴靖,为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影像研究员。她曾任职于视觉中国、雅昌影像等专业图片机构。因热爱摄影艺术,而投身于晶丽达国际影像图书馆从事影像内容的研究与价值的发掘工作。吴靖表示,影像艺术的百花齐放,创作形式和表达方法色彩纷呈,在这种环境下,出于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兴趣回归,促使一些当代摄影师采用手工上色的方法创作。而我们今天研究手工上色的目的,既是对面临消失、亟需抢救的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它的研究和创新。
手工上色戏曲剧照 姚经才摄影/吴壬麟上色
手工上色戏曲剧照姚经才摄影/吴壬麟上色
Norman Darwish/ Dressing Table
1920年代,一位优雅的女士在书桌旁读信。上色/解彩凤
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伦敦工作室。上色/张志贤
克劳德·莫奈肖像上色/柳鑫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