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四百余幅经典摄影艺术作品,凝望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岁月、铭记四十年每个努力生活的质朴面容,重新考察、揭示“摄影”之于艺术、之于中国、之于世界、之于全人类的影响。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现场与见证、镜头与表达、图像与语言,还特别为每个艺术家打造一个独立空间,以大众接纳的方式展现,从而引起每一个走进展厅的观众的共鸣。
本次展览展出法国人文摄影大师维利·罗尼亲自制作的摄影艺术巅峰创作时期六册同一系列摄影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共计185件,其中重点作品附有维利·罗尼对拍摄作品的注解包括缘由、感想,以及使用的技巧,并首次运用新媒体交互呈现。展览通过人文主义摄影的叙事过程,划分为轶事ANECDOTE、戏仿PARODY、柔情TENDERNESS、幻想FANTASY四个板块,将历史记录和瞬间体验视为一个永恒的、共同的过程,让相遇和交流在时空中产生交织共振的作用。
展览共展出王争平《草原三部曲》摄精选作品90幅。作品全部以博物馆收藏级的专业标准制作,呈现效果精美大气。王争平从1986年开始记录内蒙古草原人文纪实摄影。他始终把摄影镜头对准草原、蒙古人、蒙古马,记录蒙古马精神,记录草原的变迁,希望通过影像探讨在当下,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游牧文明的冲击,以及对草原精神的改变。
光阴:孙彦初 & 晚灯:黄晓亮

展览呈现漆画、摄影、版画、软雕塑及油画等不同艺术形式,聚焦于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面貌,使我们得以近距离的视角关注、审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个人认知以及创作状态。此次群展是六位艺术家自由的思想与自由表达的直觉性尝试,以及贯穿于他们创作路径的集中展示。
作为2022年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本次展览以关爱认知障碍人士为核心,充分发掘艺术的力量,积极探索艺术如何介入到特殊群体的生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次展览的19位艺术创作者,或是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或是近距离观察研究过认知障碍人群。他们用敏感的内心与多维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会问题,探求揭示和解决的途径与方式。
展览以三个部分展开叙述:“肖像的认知”——社会关系中自我与他人的观看与被观看一直伴随左右,当记忆逐步消失,这种困惑还存在吗? “关系的连结”——做失忆者的至亲,如何以旁观者的视觉度记录、陪伴关系中的爱与归属? “心中的风景”——时间的长河中,如何用爱面对更多的无常?艺术家通过摄影、影像、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对于自我与他人、观看与寻找、记忆与爱做出回应,展览现场以戏剧场的形式展现三个不同部分。
本次展览从大量投稿中精选了60位作者的90余幅作品展示。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德清的自然、人文、生态之美,诠释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来德清共享美好生活”,同时也是德清摄影界近一个时期的整体创作水平和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