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周梦婷:房间里(系列四)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9-11-13 14:04:45 来源:影像中国网 【原创】 编辑:乐呵

分享:

【允许转载,转载时请标注来源和作者】

查看大图

我的作品致力于记录不同的社会阶级在我的创作中,这种近乎于创作archive(档案)的形式非常吸引我。

这组作品被命名为“In The Room系列4”,是in the room系列作品中的第4部分。“In The Room”系列作品我于2015年开始创作,最初命名为“In The Room 1”,是因为作品最初的概念是,我企图进入不同人的房间,去拍摄他人处在私密空间下的自然状态,这种行为对我来说并不是一种入侵,我在拍摄的时候,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和被摄者对谈,或者沉默,在双方相对信任和放松的状态下,去捕捉被摄者最舒适最自然最放下戒备的状态

然而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戒备心无处不在。In the room这组作品名字由此而来,完成系列一之后,我希望能更深入的继续思考和创作这组作品。在创作In The Room 2和3系列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逐渐领悟,in the room,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上的物理空间,仅仅拍摄真正的房间里的人是不够的,room对我而言,不再是单纯的物理上的空间概念,而是每个人用于自我防备的心房,每个人设置的对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于是,我开始试图open mind,进入城市,街道游走,旅行,去观察每个陌生人,并且记录下他们在公众环境下所呈现的私人状态,无论是看手机,发呆,看起来就好像是专注于自我的瞬间。

In The Room 4,我带着全新的观念去拍摄,我选择了两条纽约的地铁线,分别是7号和4号线,沿着这两条地铁线我设计了路线,用maping的方式徒步走遍了纽约曼哈顿,queens 和brooklyn的相应街道。

为什么选择7号和4号线,是因为在我刚搬来纽约的第一个公寓位于queens,52 woodside,我搭乘7号线往返学校,以及去往各地,之后我搬到了4号线终点站,位于布鲁克林的crown height utica,这两条线几乎贯穿了我这两年在纽约的全部生活轨迹。

对我来说,这种沿线徒步暴走的方式并不是随意的选择拍摄或记录我的路途所见。在行走的途中,顶着纽约炙热的天气,我必须足够的专注于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才能够忍受和暂时忘掉身体的疲惫,以及纽约足以将人热到窒息的天气。这样并非悠闲和完全不舒适的拍摄方式就像是对意志力的磨练,让我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更像一场虔诚的朝圣之旅。



周梦婷(Matilda)

1993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独立摄影师,影像视觉艺术,作品涉及:摄影,装置,影像等多方面。2011年-2015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 -2017年就读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学习、生活于美国纽约。


展览经历:

纽约绿点画廊 群展,纽约,2018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个展,连州,中国, 2017

Post-truth 群展,Anna-Maria and Stephen Kellen Gallery,纽约,2017

由濑户正人策划青年摄影师群展,日本东京,Place M 画廊,2017

第十六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山西平遥 ,2016

施华洛世奇水晶&550madison 联合时尚艺术展,2016

群展《China Town》,纽约,City bird 画廊, 2015

< weird girl>系列作品 第二版被citybird 画廊收藏,2015

《PHOTOVILIE》,纽约,2015

《不如我们去航海》,兰州谷仓当代艺术馆,2014

京津青年艺术节,天津市美术馆,2014

第十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平遥2014

第十三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平遥2013

《大川》,年度个人作品展,天津,2013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