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汪滢滢:洄

作者:汪滢滢 发布时间:2019-05-16 09:21:21 来源:影像中国网 【原创】 编辑:乐呵

分享:

【允许转载,转载时请标注来源和作者】

查看大图

——汪滢滢

因为幼年时父母离异,一直与生父疏离,家庭完整时的印象,除了极为稀少的支离破碎的童年记忆,便是母亲偶尔提及的我的出生地——河北馆陶。

父亲1960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在河北馆陶王桥村整整17年。这期间,经人介绍,与母亲相识。1976年,我便出生在了这个与我父母的祖籍地、生长地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文革之后,父亲得到平反,回到北京工作,我便跟着母亲在北京、杭州两地辗转。接着,家庭的破裂,使得我与兄长、母亲一直生活在了杭州,也与我的出生地——河北馆陶一别经年久。然而,原生家庭的分崩离析带来的成长困惑一直困扰着我,对父亲形象的陌生感,带来的对自我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也成为我最大的心理问题。终于在2015年,我踏上返回出生地“馆陶”的“洄游”之路,试图用影像探访原生家庭尚完整时的线索,以完成对亲密关系及自我身份的认知。并且,又记录了80年代初离异后,生活就没有再有交集的父母的晚年生活。在跳出亲子身份,以同样成年人心态对他们相似的晚年生活习惯的观察里,达成与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伤痕的疗愈与和解。

在对出生地、原生家庭的“再观察”,“再整理”的过程中,影像、文字和涂鸦成为主要的与“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一些剥离了色彩的地形风景的画面上进行电子绘画或旧照片拼贴,完整内心对“出生地”复杂而厚重的情感抒发; 使用文字、涂鸦和图像并置的方式,延展图像叙事的语言边界。整个作品中,并未出现正面的、清晰的父母或父母这一代人的肖像,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情感回避与疏离; 而相反的,对出生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的肖像的正面记录,却似有一种“相同命运”的寻找和复刻。洄,是故土的召唤,更是内心长久以来跨越破碎家庭与自我的复杂情感纠葛的渴望。得益于影像所具有的对问题的重新梳理和思考的特性,在2015至2019年期间的数次”洄游“中,建构了一种呈现与面对原生家庭问题以及消化它的方式。


弗洛姆如是说:母亲是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是秩序和纪律。母亲的爱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安全感,哺育着我们;父亲的爱指导着我们如何面对将会遇到的困难,指引着我们成长。一个人从与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并把三者的关系结合到一起,他的心智才会健康,人格才能成熟。汪滢滢的“洄”系列摄影作品正是记录了她走出与母亲的紧密关系去寻找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并走向人格完善与自己和解的努力过程。

——那林呼



在汪滢滢几乎克制的图像背后,隐藏着一段有关个人成长经历中的伤痛,以及几乎被集体记忆选择性遗忘的历史阶段。借助她探寻出生地时所拍摄的丰富照片,各类历史档案和日记,汪滢滢将其个人寻找家庭过往和身份认同的一次次旅程转化成了一次进入破碎历史意识的旅程,在电影和文学之间找到了一条通往个人记忆的叙事线索。

——何伊宁


主海报.jpg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

第11届三影堂奖骆伯年优秀摄影师奖,美国艺术摄影中心2017先锋艺术家,2018玛格南科恩纪实摄影基金会提名,富士胶片全球签约摄影师。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命题。出版物:《四十:一九七六》( 2018.11浙江摄影出版社)。作品曾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美国艺术摄影中心、日本东京都富士艺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宁波国际摄影中心、浙江省美术馆等展出。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