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丘:日常写作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9-02-06 14:39:46 来源:影像中国网 【原创】 编辑:乐呵

分享:

【允许转载,转载时请标注来源和作者】

查看大图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32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37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40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43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45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48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51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853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908

微信图片_20190131143910


      日常,随之而来,随之而去。捡之如碎片,日月、生死、爱欲、病老……我依靠手机不断去收集,去整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碎片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变得更强或是改变,甚至是呈现与之相反的意义。放大、审视、脱离情境大概是其酵素。


      以各种方式来完成所遭遇的各种碎片,截取、裁切、放大、复印、翻拍、正负、叠加等等:高速路上车祸现场、电线杆撑起的月牙、两个月后从麻雀死去现场捡回的头骨、如佛像般的欲望、让人联想的金鱼池、熏黑的假山、蝌蚪和死去的蛙、碗沿留下的那截龙尾、中药煲里冒出来的黑洞、寺庙红墙挤进绿色的古藤、冒着红色牙头的水杉、石头撞出腿上的南美板块、以及尚未开目的兔子…… 然而,最大的震撼却是来自于日常的无常与不平常。

      正如:沏茶的沸水,昨夜还是山顶的积雪。


评委评语


      丘在这一作品的阐述中写道:“正如沏茶的沸水,昨夜还是山顶的积雪。”这句话,富有禅意——世间万物只不过都在转换,外表只是虚像。是的,转换,是这组作品的基本方式:高速公路护墙上的车胎擦痕,可以变成中国山水长卷;几根毛发,可以变成沙漠上的树干;身上的津液,可以化成隐约的大佛。作品的组成因素,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而是可能来自于你想不到的秽物——他以这种转换证明中国道与佛都持有的一个伟大观点:道可以在屎溺中。这让人醒悟:外在即幻相,非相,如梦幻泡影。所有无有分别,本质一样;是故齐物,众生平等。

      这里的逻辑是智慧的,也是简洁的,但要用图像说明这一点,让人信服,那是要有影像上的灵性的。而他,正是这种性灵高手,二十多年的实践,可以说,这种完全的不着痕迹的反转,是他的拿手好戏(戏与真实在他那里是一回事)。比如,本次创作中的一张画面,如同瑰丽的桃花源,像是画家夏阳的新中国画。但是,这其实是他发炎后,他伸进口腔中拍的喉咙血丝。你被美丽震动的同时,若知道这一方法,那是会造成思维与思想上的震撼的。影像与主题,一定要门当户对。

      这种语言探索,当然不只是语言与哲学的闭门造车。与现实,是隐隐相关的。

      这其中,还有一种“惜物”意识。作者的个人修为,与影像,都有一种品格。——颜长江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190131144035.jpg


      1974年生于广东平远,现工作生活于广州。

      照片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群展,包括: 2004年日本东京银座守护神艺廊群展《往哪里去?天人合一》,2007年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08年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展《外象》,2008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2009年比利时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2010年北京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内耳》展,2013 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7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8上海双年展等。




近日,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活动已经圆满完成推荐和评审工作,柴选、傅拥军、姜纬、颜长江、严志刚几位评委最终选出十件作品上榜,分别是(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卢承德《世俗生活在南方》、吕格尔《羌的山》、吕廷川《华不注》、罗永进《山高》、李止《溪山》、潘晓春《异物》、丘《日常写作》、吴国勇《无处安放》、王轶庶《无中生有》、郑知渊《大城》。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是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自2013年开始向全国发起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专题摄影作品进行公推和综合审议,最后评出本年度上榜作品,至今已连续举办该活动五届。主办方希望通过常年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树立一个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进步。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