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汪滢滢个展《洄》:一场寻找亲情、故土与“我”的旅程

分享:

2019年5月18日,汪滢滢作品展《洄》将在北京尚巴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围绕汪滢滢的系列摄影作品“洄”为线索,通过体验式的展陈在故乡与异乡的不断换位中,展开一场寻找亲情、故土与“我”的旅程。


微信图片_20190516091028.gif

艺术家:汪滢滢

策展人:那林呼

开幕:2019年5月18日(周六)14:00

展期:2019年5月18 — 2019年7月18

 展馆:尚8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下甸甲3号院尚8国际广告园内)

开幕活动:学术对谈 记忆甬道

时间:2019年5月18日(周六)15:00

嘉宾:方曌 汪滢滢 张一帆

主持:何伊宁


弗洛姆如是说:母亲是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是秩序和纪律。母亲的爱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安全感,哺育着我们;父亲的爱指导着我们如何面对将会遇到的困难,指引着我们成长。一个人从与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并把三者的关系结合到一起,他的心智才会健康,人格才能成熟。

汪滢滢的“洄”系列摄影作品正是记录了她走出与母亲的紧密关系去寻找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并走向人格完善与自己和解的努力过程。回到自己出生的故地,对汪滢滢来说这里既是故乡又是异乡。从小哺乳过她的奶妈是这里留下的最亲的人,也是她在这里和父母生活过的见证。随同奶妈的家人找到父亲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印记然后用摄影的方式一一记录下来,并最终做成一本手工书,用书本的形式承载了文字的叙述与图像相呼应,使父亲在心中的形象和位置客观完整起来。在这里时光倒流拼凑起父母和自己在一起的碎片,同时在今天的现实中把父亲、母亲同“我”重新连接在一起,是她对父母关系的和解也是她对自己的和解。

在展览中,手工书被解构掉,用展览空间的异位带入和场域关联来承载文字和图像以及其他衍生出来的影像、装置作品。整个展厅被分隔成汪滢滢奶妈家屋子的结构,客厅作为接待客人的场所展陈汪滢滢对目前馆陶县(汪滢滢出生地)客人、异乡身份感的摄影及文字作品部分。卧室作为父母、亲子关系的场所展陈汪滢滢对父母与“我”的记忆、情感相关的摄影及文字作品部分。储物间作为存储的空间展陈汪滢滢寻找故乡亲情过程的影像作品。走廊作为一个通道,连接现在与过去使观众进入一个异构的空间,整个展览以一种自身的审视结束。

5月18日开幕式当天下午3点,摄影史学者何伊宁,“文化土豆”主播张一帆及历史学者方曌从各自的领域进入,与艺术家汪滢滢共同探讨摄影、文字与历史和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何伊宁认为,在《洄》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重叠所赋予作品以超越现实表面的时间感,溢出的情感借由覆盖了图像的手写文字流动在叙事间流动,搭建起摄影师与父亲、与那些来自陌生“故乡”的人、景和物,以及与自我认同之间的联系。

此外,在展览开幕现场和展览期间的每个周末都会有一场与亲密关系相关的现场表演,更加深入的引进有关亲密关系的广泛的讨论。


部分展出作品


 


关于艺术家

艺术家汪滢滢.jpg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第11届三影堂奖骆伯年优秀摄影师奖,美国艺术摄影中心2017先锋艺术家,2018玛格南科恩纪实摄影基金会提名,富士胶片全球签约摄影师。作品主要关注女性命运、成人情感和个人身份认同的命题。出版物:《四十:一九七六》( 2018.11浙江摄影出版社)。作品曾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美国艺术摄影中心、日本东京都富士艺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宁波国际摄影中心、浙江省美术馆等展出。

更多作品,请点击《洄》欣赏。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