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中轴丽影——北京中轴线历史影像原作展》在中山公园内南七间房展厅举办,让观众在历史的光影中共同体会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魅力。
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园长秦雷致,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北京中轴线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梅松,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亚红,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博物馆学会、中轴线各遗产点、天坛、景山、正阳门,以及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政协、自然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照片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交流智库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与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头条》等20余家媒体参加开幕式。
展览现场照片来源:中山公园宣传科
该展览是国内外首次采用珍贵的摄影原件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自1860年代至1940年代前后由不同摄影师及机构拍摄的50多幅代表作品,在展示“中轴线”视觉史料的同时,还展示出展品的历史文化属性,即文物原件和艺术品原作。这些珍贵历史影像直观、生动、细腻地呈现出南北贯通的北京中轴线上包含正阳门、永定门、天坛、社稷坛、景山等在内的12处遗产要素的历史面貌,让现场市民游客进入历史的隧道,感受不同时期北京中轴线的非凡魅力和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览展出自1860年代至1940年代前后不同摄影师及机构的代表作品,如费利斯·比托、托马斯·查尔德、黎芳、山本赞七郎、苏黎世石印公司、穆默·冯·施瓦茨恩斯坦茨、爱伦·凯特琳、同生照相馆、唐纳德·曼尼等50余幅原版老照片,以及老相册、著名摄影类古籍善本等实物。这些作者,不少是近年来被学界重新挖掘、考证和研究的摄影家。他们的影像以“原作”的形态,第一次在“北京中轴线”的脉络下在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进行展览、展示,无疑将为中国历史影像特别是北京城市历史影像的研究和展示,提供新的脉络和参考体系。
山本赞七郎 正阳门的城楼与箭楼 1890s 21×27cm 蛋白照片
松柏交翠亭1930年 同生照相馆13.9×19.4cm 银盐纸基
钟楼全景照 1910年代 (美)约翰·詹布鲁恩 9.5x29.8cm 50x115cm 宽幅转机底片扫描,制作于哈勒姆勒相纸
苏黎世石印公司 天坛祈年殿 1900s 16.5×22.5cm 彩色石印法
中山公园展览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从数万张北京中轴线历史照片中精选出50余幅珍贵的代表性佳作原件,以及早期重要摄影图集、影集等。以影存史、以影鉴今,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举办北京中轴线历史影像原作展,来丰富公众对中轴线的文化认知体验,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了解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关注和参与到传承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
远望四宜轩小岛 1930年 同生照相馆 19.6×13.9cm 银盐纸基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北京影易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博物馆学会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影易影像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古建美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提供公益支持。展期计划持续至8月底结束。
《中央公园风景》相册 民国时期 中山公园董事会 63x22cm(展开)
《中央公园风景》相册木匣 民国时期 中山公园董事会 35.5x28x16.5cm 木制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