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展览 | “时代光影•致敬母亲”影像巡展作品选登

分享:

“时代光影•致敬母亲”影像巡展是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之一。项目梳理了近百年来以“母亲”为标签之一的中国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角色与形象演变,聚焦建国后中国女性(母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感人瞬间,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公益性巡回展览的方式,引导观赏者重温革命历程、追溯发展道路、共鸣和谐生活,以此作为向新中国七十华诞最诚挚的献礼。


海报1.jpg


本次展览分为

“影像诞生之初的母亲”、

“母亲的乳汁,滋养了中国革命”、

“母亲走出家门,建设新中国”、

“改革开放,母亲走进新时代”、

“特邀作品单元”、

“独立视觉单元”


展出知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作品及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共计300幅,向观众呈现“母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精神面貌和不屈的灵魂。


前 言

海报2.jpg

“母亲”——这是一个天然就带有温度的称呼,它是温暖的怀抱,是倦鸟的茂林,也是危险来袭时奋不顾身的血肉。影像艺术诞生不过百余年,无数摄影家将镜头对准不同母亲的身影,这让我们可以在重温历史的同时关照当下,也在凝固记忆的瞬间得以捕捉情感、品味精神。

从齐鲁大地出发,我们在影像的世界里探寻“母亲”这个概念的底色。

她是素色的。是老照片里家族合影中的一处角落,是妇女解放进程中不屈的抗争,是剪短了的头发和越来越清明的眼神,是放开的小脚和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坚定步伐。

她是红色的。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时期里,用鲜血凝结成乳汁,哺育自己的儿女,也哺育革命后代、烈士遗孤甚至八路军伤员,是“沂蒙红嫂”和“胶东乳娘”,也是战火纷飞中,不同地域里,相同的坚毅面庞。

她是蓝色的。是像天空一样广袤的包容和大海一样深沉的博爱,用敬老孝亲的坚持、抚育子女的细致、勤俭持家的坚韧,诉说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媳的亲情眷顾与蕙质兰心。

她是彩色的。是新时代色彩斑斓的世界里,终生学习的奋进身影、参政议政的审慎立场、科学教子的共同成长、健康生活的不懈追求,是用她们的肩膀,挑起无数小家的“中国梦”。

她们,从历史中走来。

她们,从这里走向未来。



第一章:影像诞生之初的“母亲”

摄影技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视觉观看方式。作为舶来品曾饱受非议,尤其在女性影像的呈现方面,礼教与迷信都成为女性影像大众化的桎梏。例如1905年3月3日《申报》曾刊发一则照相馆的广告:“如果你有女儿,我们严格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节,由女摄影师拍摄。”而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伴随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来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女性作为主体形象登上大众舆论的顶峰,如《新青年》杂志就曾开辟“女子问题”专栏,聚焦女性教育、人格、性别平等问题。

在本单元中,这些来自20世纪初的老照片,为我们勾勒出了那个年代“母亲”形象的变迁。从“家庭、生育、母以子贵”的关键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走出家门、走进镜头,渐渐,她们不仅是孩童成长蒙学的启迪者,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女学生、女职员、女运动员……对女性职业的呈现是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建构过程。或者也可以说,因为有了摄影技术,中国“母亲”走向更大世界的步伐,得以被记录。


1带孩子的少妇。1880年摄于香港。金伯宏供图。(原载《老照片》第17辑).jpg

《带孩子的少妇》原载《老照片》第17辑  

摄于1880年的这幅小像,母亲面庞宁静、慈爱,已属难得,也呈现了清末殷实之家女性服饰之美。1880年摄于香港。金伯宏供图 


2闺秀时期的张仁会(左二,张之洞的幺女)和七兄张仁乐的夫人合影。拍照年代不详。刘碧瑞供图。(原载《老照片》第93辑).jpg

《家庭合影》原载《老照片》第93辑 

闺秀时期的张仁会(左二,张之洞的幺女)和七兄张仁乐的夫人合影。拍照年代不详。刘碧瑞供图 


3.山东胶东的一个农民家庭。摄于20年代。(原载《老照片》第12辑).jpg

《胶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原载《老照片》第12辑  

这幅作品摄于1920年代,记录了山东胶东一个农民家庭的合影群像,由一名到烟台的外国传教士所拍。


5.1935年12月30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位年轻的幼教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草坪上做游戏。秦风供图。(原载《老照片》第6辑).jpg

《做游戏》原载《老照片》第6辑  

1935年12月30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位年轻的幼教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草坪上做游戏。秦风供图。


7.1936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的宣传橱窗前,一位母亲正在给两个女童讲解。吴寅伯摄。(原载《老照片》第12辑).jpg

1936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的宣传橱窗前,一位母亲正在给两个女童讲解。吴寅伯 摄,原载《老照片》第12辑 


4.1921年8月,重庆女二师部分女学生剪发后合影留念。自左至右:张鸿书、喻孝权、喻德权、晚熟昆、钟复光、刘遵义、肖莹。(原载《老照片》第5辑).jpg

《重庆女二师部分女学生剪发后合影留念》原载《老照片》第5辑

这幅作品拍摄于1921年8月。重庆女二师部分女学生剪发后合影留念。自左至右:张鸿书、喻孝权、喻德权、晚熟昆、钟复光、刘遵义、肖莹。剪发是民国女性的一大革命。“乌丝剪去免梳妆,绿发尚留三寸长。”辛亥革命后,追求简约、方便、利落的短发样式成为女性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外在表征,也成为民国女性寻求自我解放和追求个性美的意识和行为。


第二章:母亲的乳汁,滋养了中国革命

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凝结,也是今日中国坚定发展方向、集聚发展力量的信念源泉。在孕育了儒家文化的齐鲁大地,有一群特殊的母亲,她们诞生在中国革命的特殊时期,不仅哺育自己的孩子,还哺育了革命后代、烈士遗孤甚至八路军伤员。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和胶东乳娘。

回首沂蒙革命史,堪称是一部厚重辉煌的壮阔画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们,把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把最后一口粮作军粮,把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她们,是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中国革命的无私壮歌!

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而这,也是华夏大地上万千革命母亲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于是,我们循着革命的烽火,在宝贵的影像中回忆今天盛世中华的来处。

透过母亲的血泪与乳汁,凝视图片里模糊却坚定的容颜,我们向所有平凡却伟大的母亲们,致敬!


8沂蒙母亲王换于.jpg

“沂蒙母亲”王换于 申照亮 提供


11.沂蒙六姐妹.jpg

沂蒙六姐妹群像  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提供


12胶东育儿所.jpg

胶东育儿所全体合影。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乳山教学管理办公室  提供 


13、乳儿吃饭场景.jpg

胶东育儿所孩子就餐。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乳山教学管理办公室  提供 

乳娘宫云英 梁军提供

健在乳娘-王月芝 梁军提供


第三章:母亲走出家门,建设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彻底解放妇女,充分发挥妇女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摆到了重要位置。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基本法即为《婚姻法》,它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制度,打破了几千年来以夫权为中心的封建婚姻制度对妇女的压迫。随着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批女火车司机、第一批女飞行员等众多“女性第一”的出现,妇女开始走向各行各业,在经济独立的同时改善了家庭地位、更好地贡献家庭和贡献社会。

也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家国同构”的战略思路,为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全面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政府为家庭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如政府、单位、集体相互联手,建立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因此,这一时期的“母亲”身份被集体弱化,影像记录中的母亲更多是出现在集体劳动中或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岗位上,而越来越多“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铁姑娘”形象也通过影像作品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到1976年以后,摄影创作内容已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母亲”的形象也越来越立体、丰满。


1574144725819801.jpg

推车能手赵得云

《山东画报》1958年第12期  张存勲  王兆相 摄 


《女拖拉机手》 山东画报社图片库 邹本东  摄 

寿光羊口镇的女拖拉机手,见证了新中国的农机发展历程。


军垦母亲


第四章:改革开放,母亲走进新时代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亿万妇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在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中获得更加多元的身份,建功立业,尽展风采。

与此同时,伴随解放思想的号角吹响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母亲开始审视自身、回归母性、眷顾家庭。因此,大众传媒中,关注妇女需求和关切母爱主题的内容越来越多,独立、自强、有担当的母亲形象也越来越多。80年代以后,伴随彩色照片的出现,摄影创作也越发回归艺术本身,母亲形象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更具有艺术性,母亲的多彩生活得以关照。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全体人民过上家庭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盼,从国家治理层面将家庭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明确指出家庭建设对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母亲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受到高度关注。母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小我”,而是逐渐成为反哺社会、惠及他人的大爱源头。中国故事“女主角们”的形象,正日益变得饱满、立体、多维。


《驾机飞上蓝天的山东姑娘们》

《山东画报》1983年第8期,甘玉明、徐殿龙、谭先德 摄

1983年,阳春三月,地处北国的空军某航校机场依然白雪皑皑。蓝天之上,架架银色飞机正在白云间翱翔。驾机者就是我国第五批女飞行学员中的山东姑娘。


《职工夜校》 李霞 摄《山东画报》1989年第4期 

改革带来的竞争机制让更多女性产生了紧迫感。这是1989年在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职工夜校拍摄的镜头,其中许多年轻的妈妈暂时告别家中年幼的孩子,来到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黑板上,有她们错过的青春,和不愿再错过的知识。


1983年4月,淄博列车段乘务员出乘之前,孩子难舍难分。王志刚 摄


《照相》吴正中 摄


《渴望》 孙娟 摄

2018年8月15日,山东临沂书城,一位现代沂蒙女性利用孩子熟睡的时机,在如饥似渴、聚精会神地读书。网络时代,认真阅读的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苦练》姜莎莎 摄

2018年春节,国家健美队队员在临沂集训。新时期,伴随国家进步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女性的“美”呈现出多姿多彩又动人心弦的力量。


《最美孕期》专题 之一吴明涛 摄

《妈妈的舞蹈人生》专题 之一 郝鑫诚 摄

第五章:特邀作品单元

无数个普通的母亲,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最温婉可亲、质朴踏实的风景线。

在本单元中,数位知名摄影家拿起手中的相机,在光影中捕捉“母亲”灵魂深处的美——那是布满皱纹的脸,是粗糙裂缝的手,是闲不住的身影,也是盛世欢歌中越来越充实、睿智的银发笑颜。

家园安宁、市井繁荣、身体健康、儿女绕膝……日子越过越好!

这是她们的梦,也是这个古老国度伟大复兴的梦。


  《艰辛的哺育》解海龙  摄 《山东画报》1990年第4期



《中国母亲》专题之一  侯贺良 摄


《母亲》专题之一 谷永威 摄


《土窑、家园》系列之一 李怀峰  摄

拾麦穗的娘就像矗立在田地里的一尊雕像。 焦波 摄 1998

“娘,你还下地啊?”

“去,人活着不干活干啥!”



《百年好合》专题之一宁舟浩 摄


第六章:独立视觉单元

母亲的脸庞,镌刻着时间的痕迹。当儿女成长到懂得摄影的年纪,可还记得母亲年轻时的容颜?

我们是从一帧帧图片里,想起少时的自己、年轻的母亲、小家的路途、国家的进步。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他指出,我们要“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是的,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今天的中国,千千万万家庭正汇聚起铸就幸福梦、建功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本单元中,就让我们走进许多普通却也不普通的家庭,聚焦寻常却也不寻常的瞬间,一起回忆时光深处母亲的模样,感念“国”与“家”的“爱”。


《献给母亲的歌》李军 摄 

2019年2月19日,滨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猜灯谜活动,200多名老干部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快闪”表演,他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祖国,妈妈》专题之一 李攀 摄

小时候,我问妈妈:什么是“祖国”?

妈妈说:“祖国”,就是很多很多人的“妈妈”,很多很多人的“家”。


后  记

感谢影像这种形式,在还来得及的时候,为我们记录下每一张平凡面孔背后动人的故事。

在筹备这次摄影展的过程中,我们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上千张图片,它们无一不是用真挚的情怀铭记着时代变迁中的帧帧细节;我们也和摄影家一起跋山涉水,寻找那些还健在的身影,含着泪,听她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来到乡村、走进学校、驻足社区……在“致敬母亲”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人民万岁”的要义!

我们要把最深沉的敬意献给她们:是她们,用乳汁滋养了中国革命;是她们,用双手建设出美好家园;是她们,把“爱”从小家播撒到大家。

我们也要把最深沉的爱献给她:是她,张开手臂护我们和平安宁;是她,步伐坚毅带我们阔步前行;是她,挺直腰背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坚定无畏!

她们,是我们的来处。

我们,是她的希望。

致敬母亲!

致敬祖国!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