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研究生摄影展开幕式。元卿 摄
5月22日,“摄影的面相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展”作为毕业季首个毕业摄影作品展览在北京电影学院A楼展厅拉开帷幕。在此后的一个月内,还将有图片摄影和商业摄影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的摄影作品陆续展出。
参加本次研究生毕业展的是8名图片摄影创作方向的学生共181幅摄影作品,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摄影的面相术,让天与地、人与灵、动与静、心与恒跃然于画面之中。这个展览题材非常丰富,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影像、濒危植物、昆虫微距、服装摄影;也有舞蹈纪实、城市风情、肖像摄影等,充分展示了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娴熟的技术与创造力。
摄影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展将于5月29日结束展出。6月3日和6月17日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和商业摄影专业毕业展将在A楼展厅陆续展出。这两个展览的题材各有侧重,充分展示学生们更加开放的思维模式和创意水平,39名毕业生的展出形式和展出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2019届研究生摄影展现场。元卿 摄
展览前言:
《摄影的面相术》
本雅明说,自布鲁斯菲尔德让蕨类植物变成主教的权杖,科技与魔术的差异就只是一种历史性的变数。摄影在科学认知方面同时开启了面相学的观点,揭露了影像世界的极细微小之物——相当清晰也够隐秘,足以在白日梦里觅得栖荫之地。只有借着摄影,我们才能认识到无意识的现象,就如同心理分析使我们了解无意识的冲动。
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本次参展的8名研究生,带着他们181次的冲动,上天入地,瞄准了这万物灵空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阴一阳、一花一界,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摄影的面相术,让天与地、人与灵、动与静、心与恒跃然于181幅画面之中。
陈思汗的作品《现我所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VR 拍摄》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肖像样本,利用 VR 全景技术,突破传统摄影取景的局限性,表达了他对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思考。
刘晔昕的作品《安静的表演者》重点关注我国的珍稀濒危植物,运用格式塔心理学进行创作实践和艺术表达,形成了一套高品质活体植物的拍摄方法。
徐东雨的作品《百年风裳》立足上世纪中国百年服装流变,将摄影与插画艺术相结合,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索这些服装款式是如何影响中国女性身体从束缚到解放的曲折过程。
陈炳君的《东北印象》将戏剧化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的空间中,形成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对立,从而形成印象深刻且令人思考的视觉效果。
王伟伦的作品《舞蹈演员的排练》记录了一位舞蹈演员从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展示演员们在舞台背后辛苦付出的故事。
刘晓龙的作品《一个人的肖像》以近两百年摄影史中的经典肖像摄影作品作为参照,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经典影像风格的还原。以自拍的手法来审视自己,经由这些经典影像风格向观众呈现一个多面的、真实的“我”。
聂小涵的作品《视而不见的风景》通过对微小昆虫进行超大尺寸呈现带来视觉上强烈的落差感,将不曾见过的景象完整的呈现在观者面前,让放大视域下不曾被发现过的美可以被感知。
刘翔的作品《牧心记》以一名父亲和职业摄影师的视角,客观、真实、美好地记录了妻子怀孕以及生命诞生、成长的过程。
摄影的魅力就是这样,不管镜头对准谁,那面相就会被牢牢地缠住,解不脱,走不掉,直到被快门声释放出来的快感得到满足,这画便是永恒,在墙上,在框里,更在人的心间。
展览作品节选
福建土楼—翠美楼
陈思汗《现我所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vr拍摄》
乐山大佛
陈思汗《现我所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vr拍摄》
华南苏铁
刘晔欣《安静的表演者》
荷叶铁线蕨
刘晔欣《安静的表演者》
徐东雨《百年风裳》
徐东雨《百年风裳》
陈炳君《东北印象》
陈炳君《东北印象》
练前的热身准备
王伟伦 《舞蹈演员的排练》
杨卫佳查看演员彩排细节
王伟伦 《舞蹈演员的排练》
刘晓龙《一个人的肖像》
刘晓龙 《一个人的肖像》
Belionota tricolor
聂小涵《视而不见的风景》
Carabidae sp
聂小涵《视而不见的风景》
刘翔《牧心记》
刘翔《牧心记》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