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殷业强摄影展:用20年关注北京远郊的村办石灰厂

分享:

从前有座山,叫后坨子山。山石被切割,烧成石灰。这里的烧灰人有我的父亲、叔伯、同学……我从山里走出来,再次走回山里。——殷业强

 

微信图片_20190325173537.jpg

开幕式现场,张双双 摄

 

3月23日,由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主办的《山·灰·人》殷业强影像作品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开展。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策展。

这是一组创作时间跨越20年的影像作品。2000年前后,处于银盐胶片时代的摄影师殷业强将镜头对准了家乡的石灰厂,那是北京远郊山区随处可见的村办石灰厂,位于北京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在北京西南大约50公里处。

如今,时隔20年后,这些作品被再次拿出来,扫描、编辑和整理,对于摄影师和策展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观看。当年热火朝天的石灰厂已经成为“遗迹”,当年的烧灰人或找到了新的工作,或在家告老赋闲。一个时代过去了。

 

策展人朱炯介绍展览情况。张双双 摄


本次展出殷业强《山·灰·人》系列作品90余幅,划分为8个主题板块进行展示。展览现场还有一部分作品是殷业强于2000年手工放大的作品,以及当时拍摄的相关视频资料。

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秘书长杨新丽,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唐东平,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专业委员会陈思源,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灰厂的乡亲马振水、吕学路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以不同的视角和身份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尤其是东庄子村的乡亲,他们对于作品的感触更加深刻,作品中的人物有名有姓,有故事,他们称这些作品对于东庄子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并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当年烧灰厂的一些情况,以及村子的变化历程。

 

殷业强介绍展览情况。 张双双 摄

微信图片_20190325173559.jpg

策展人朱炯现场介绍展览策展思路和作品情况。张双双 摄


正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一个普普通通的烧灰厂,也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影像,却使得这些已经消失的影像再次活生生的展现在观者面前,再一次回望、观看和思考。或许正如策展人朱炯所说,“这些作品,是对时代的记录,更是作者对乡亲们的致敬。”,她特别强调胶片的历史印记,她说,“从数字时代的视点重新编辑整理胶片影像,从当代中国环保意识鲜明、更多探寻发展软实力的社会认知语境下,原来的“烧灰人”肖像系列转变为“山·灰·人”系列:仍然专注地凝视劳动者;进一步观看他们劳作环境中的物品工具细节和劳动者特写,展现那些无处不在的灰的覆盖和侵蚀;影像所带动的思维让视点退远、站高,观看山的存在、山与村庄的共存。这些影像会成为一个村庄的集体记忆佐证,也会成为开启未来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展览现场。张双双 摄


开幕式现场也吸引了不少国外观众,他们对此组作品也很感兴趣,在作品前仔细观看讨论,他们称,“这些实实在在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看不到的一面,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这些东西也渐渐的消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被照片背后的故事所感动。

展览前言

《山·灰·人》是一组创作时间跨越20年的影像作品。2000年前后,处于银盐胶片时代的摄影师殷业强将镜头对准了家乡的石灰厂,那是北京远郊山区随处可见的村办石灰厂。

热火朝天地开山、采石,轰隆隆震天动地。规模壮观的高温灰窑不仅将坚硬的岩石融化为粉末,更喷出滚滚热浪,并裹挟着石灰粉将烧灰工人包裹成一个个泥塑。殷业强最初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些劳动者“泥塑”,扎扎实实的肖像,正面的凝视,饱满的细节。与照片中的烧灰人相遇,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劳动者生存的处境和生命的状态。这作品,是对时代的记录,更是作者对乡亲们的致敬。

这组作品曾经在全国性摄影比赛中获奖,也曾在专业刊物上发表,随之便成为过去。20年间,作者多次返回家乡,每次回乡,都会照例在村外走走,顺手拍照的相机换成了数码相机、换成了手机。当年热火朝天的石灰厂已经成为“遗迹”,当年的烧灰人或找到了新的工作,或在家告老赋闲。一个时代过去了。

2018年,数字摄影浪潮已经将银盐影像推到了遥远的地平线处。殷业强再次翻出20年前的底片,重新扫描、看片,竟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胶卷特有的连续性,产生无意识的蒙太奇;片边齿孔参与画面的构成…… 这些都是银盐时代的审美特征,赋予影像神奇的魅力。因此从数字时代的视点重新编辑整理胶片影像,从当代中国环保意识鲜明、更多探寻发展软实力的社会认知语境下,原来的“烧灰人”肖像系列转变为“山·灰·人”系列:仍然专注地凝视劳动者;进一步观看他们劳作环境中的物品工具细节和劳动者特写,展现那些无处不在的灰的覆盖和侵蚀;影像所带动的思维让视点退远、站高,观看山的存在、山与村庄的共存。沉默的山裸露出它抹不去的刻痕,而当过烧灰工的乡民们,在时间的熔炉里书写着各自的人生篇章。

这些影像会成为一个村庄的集体记忆佐证,也会成为开启未来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策展人朱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是一首表面赞颂石灰的诗,作者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就是赞扬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但我觉得烧石灰的人同样如此。

这里是我的老家,北京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在北京西南大约50公里处。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有条件的村子几乎都建了石灰厂。

灰厂的生产条件很艰苦,工人们劳动强度也很高。特别是最后一道工序掏灰,工人在近45度的高温下,从窑洞中把烧好的石灰一车又一车地运出来,滚烫的灰粉打在脸上,和汗水混在一起,形成了灰色的泥浆。这些泥浆严严实实地糊在皮肤上,那种滋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一个烧石灰的厂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但当时人们为了增加现金收入省吃俭用,举全村之力也只是建了一个仅有三个洞口的灰厂。不过总算可以生产了,也解决了村里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村里有近九成的劳力都在灰厂。

 

这双缠满胶布的手不知用坏了多少钻头。

  

2019初春,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关闭近十年的灰厂依然矗立,开凿过得山石异常醒目。一晃儿近20年过去了,我现在有时回家偶尔还能碰到当时在灰厂工作过的人。他们有的开出租、有的在城里开公交,有的当保安,还有自谋职业开买卖的,总之大家都没闲着。

 

吕常水,70岁,现退休在家。

殷洪路,52岁,现任工厂保安。

2019年北京房山区河北镇东庄子村后坨子山远景。

 

 

策展人:朱炯

主办: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

协办: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

时间:2019年3月23日—29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