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浦东美术馆开馆以来的第一个摄影展——《刘香成 镜头 · 时代 · 人》(Liu Heung Shing Lens · Era · People)开幕。本次回顾展是刘香成迄今为止展出体量最大的一次,近200件作品中超过半数为初次展出。这也是他首次将视角扩至全球地区,为国内观众带来摄于中国之外的作品。展览更打破过去以事件和年代为线索的策展方式,以单元分区并着重展示其摄影语言,从视觉文化要素中提炼摄影手法。本次展览由陆家嘴集团出品,浦东美术馆举办。
上海市陆家嘴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嵘,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浦东美术馆公司董事长李旻坤,刘香成与艺术家丁乙在开幕仪式上共同为本次展览揭幕。
刘香成肖像 黎晓亮 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刘香成是首批端着照相机记录中国的记者之一,他几乎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世界展示的“国家面孔”。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从备受瞩目的重大事件,到平淡无奇的琐碎日常,刘香成捕捉着历史的脉络与人们的真实情感。他的作品不仅强调新闻层面的在场,更突显其个体对历史时刻的特定思考,以及极具个人趣味的美学表达。刘香成的艺术跨越摄影媒介本身,通过镜头讲述故事。
多元的教育与文化背景培养了刘香成对于文化的敏锐度,同时带着对中国土地的深刻理解,为新闻界提供了罕见的中西方双重视角。作为一位获得多项奖项的摄影家,他的摄影方法论不仅奠定了关于中国报道的影像风格,也对中国新闻摄影的趣味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香成是自1978年以来第一位在北京任职的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记者,他及其作品曾获奖项包括:“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92);“海外记者俱乐部奖”(1992);《巴黎摄影》“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2004)等,并于2015年创办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览以“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风土”“后记”七个单元,呈现了囊括历史事件现场、知名人物肖像、特定时期中不同国家民众的真实日常生活等主题的近200件珍贵摄影作品,并特别以一方现场实景还原刘香成摄影生涯中一次独特的照片冲印经历,生动展示彼时新闻中的图像是如何被创造、选择和传播的,聚焦了刘香成多年来对中国发展的关注,亦囊括对于世界格局变化之观察的艺术实践,探索、澄清和揭示宏大叙事的复杂性,将日常生活作为时代的试金石,以摄影捕捉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变化的积极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上海人民公园长椅上,一对对男女依偎着“轧朋友”;北京一方舞池里,人们随音乐轻快踱步跳着交谊舞......80年代,街头巷尾,时髦的青年们戴着夸张的黑色墨镜;天安门广场上,恢复高考后的学生们在挑灯夜战......90年代,艺术界蓬勃生长出新,演艺圈引领流行趋势,创作出的众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21世纪开始,广告牌林立的上海,享悠闲时光的人们在城市天际线间驾驶着敞篷车,在外滩品尝着下午茶......这些来自刘香成相机镜头里的画面,是否也是你和祖辈父辈的同款时代记忆?展览除了呈现你我得以共情的中国故事,还展示了他在美国、印度以及已经消逝的苏联等地铭刻下的特定时代印记,这些记载在胶片上的图像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理解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刘香成表示,在本次展览中展示的这些摄影作品中,只有不到1%是见报的新闻图片。他从成为驻外记者伊始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讲述新闻之外的“更大的故事”,而不仅仅只是盯着新闻发布会、洪水或孟加拉国的龙卷风这样的“新闻事件”。“所以,最终事情还是取决于你如何面对自己的工作。”“回顾我的工作经历和过去的生活,我希望鼓励人们不要被‘不可能’的想法固化思维。这场展览希望让观众在离开时心想,原来摄影有那么多的可能性。”他说。
面孔
这是刘香成进入陌生地点或环境的一把钥匙。拍摄一个面孔,或捕捉一个表情,意味着镜头需要贴近拍摄对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会通过沟通与交流鼓励拍摄对象卸下防备。拍摄者必须有同情心与同理心,拍摄对象也一定会感受到这一点。刘香成镜头中的面孔并没有被时代凝固。在他广泛拍摄的肖像中,这些面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线索。无论贫困、富有、悲伤、喜悦、平静或激动,这些面孔都拥有永恒的尊严,蕴含我们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特征。
“面孔”记录着每一张脸上所镌刻的独特信息,从受当时时尚流行影响的西双版纳街头的年轻人,到坐在紫禁城的溥杰(最后一个满族皇帝溥仪的弟弟),时过境迁,鲜活的面孔依然能够唤醒每个共同经历那段岁月的人。
三个戴着太阳镜庆祝春节的女性,为传统装饰注入了现代气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82年
溥杰(最后一个满族皇帝溥仪的弟弟)在紫禁城。北京 1981年
女演员琼·柯林斯与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聊天,同时拿着一张沃霍尔为她创作的肖像快照。洛杉矶 1985年
艺术家陈逸飞在工作室作画。上海 1996年
姿态
在刘香成的镜头下,人们的姿态是自然而放松的。这与他从身体语言的微妙之处提炼的丰富情感相呼应。姿态往往意味着人们对周围事件、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自然或本能反应。在观察姿态的过程中,刘香成从不追寻刻板印象,并舍弃显而易见的套路,从而发挥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对其拍摄对象应有的好奇心。
与面孔类似,肢体语言和姿态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折射情绪,刘香成对此感到十分好奇。对于他而言,姿态是解锁境况、陌生人、场景与历史时刻精神处境的密码,也是他用来记录不同地方与时代的各类社会群体的心境的工具。
人民公园长椅上的青年情侣,上海 1978年
一场学生舞会,北京 1979年
曾梵志试穿一双手工制作的鞋子,伦敦 2012年
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十周年纪念期间,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摆出服务员的姿势,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 1982年
艺术家蔡国强在他奶奶家中,泉州 2011年
时机
新闻摄影的全部秘诀在时机,它是对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也是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的典型时刻的捕捉。好的摄影师必须在对的时间点按下快门,以捕捉事件发展的关键点。对于刘香成而言,时机并非是运气,而是在举起相机之前进行准备和研究的结果。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每到一处,他都会首先开展调研,了解如何预判准确时机的到来,以及相关的人物与行为的本质。刘香成杰出的职业生涯经历了诸多重要历史瞬间,没有一个是偶然的。
前苏联总统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克里姆林宫向全国直播电视演讲后合上讲稿,莫斯科 1991年
(此作品获新闻领域国际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现场新闻摄影奖”)
高考恢复,学生们涌向天安门广场灯火通明的地方学习,北京 1981年
106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北京 2011年
美国时装周设计师罗伊·侯斯顿和他的模特在长城上游览,北京 1980年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左)和乔治·卢卡斯(右)在好莱坞中国戏院前摔角,洛杉矶 1984年
刺点
一个好的摄影师也必须是一个好的编辑。特殊的职业竞争,练就了刘香成的能力。在前媒体和前互联网时代,与今天相比,流通的照片数量很少。新闻摄影向来是一种高度竞争的职业。每天的新闻中,每个故事只能由少数几张构思精巧、叙述巧妙的照片来呈现。因此,每张照片的方寸之间,摄影师必须提供最丰富的信息与细节。
除了见证关键时刻之外,照片还必须提供可识别与阅读的细节。刘香成习惯于在海报、广告、产品宣传、装饰与陈设等图像形式中巧妙地融入其跨国文化经验。因此,他的照片跨越时间和地点,得以独立于最初的新闻报道而存在。
最早接受双眼皮手术的女性之一,北京 1981年
北海公园中的时髦青年,北京 1981年
出生在上海的模特姚书轶,上海 1996年
两位女士在浦东兜风,上海 2010年
人群
人群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它能反映事件的规模与现场的感受。人群也是一个微妙的棱镜,摄影记者可以通过它来洞察社会。这部分照片有些拍摄于事件的关键时刻,有些则诞生于闲暇与机遇中。因此,它们也更能反映刘香成富有个性的目光甚至是幽默感。我们可以把人群理解为时代和历史进程中无意识的细节,而人性的光辉往往闪烁于无意识的瞬间之中。
南京路上的人群,上海 1977年
和平宾馆内的北京首家西式咖啡厅,北京 1979年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正在指挥中央乐团,北京 1979年
燕山石油化工厂的工人,北京 1979年
风土
不同于新闻摄影中那种瞬息万变、剑拔弩张的场景,“风土”部分的照片都是在旅行或报道途中信手拈来的人物与场景。它们诞生于旅行之中,历史事件之间的空白时刻,再现了美丽的风景与当地活动的情调,揭示了生生不息的社群与周遭环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刘香成诗意气质的自然流露。
新德里市郊的农村景象,印度 1987年
一个骑着骡子的男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四子王旗 1980年
一名解放军士兵坐在中国民航的飞机下,思茅机场,云南 1980年
一名农妇为怀里的孩子遮挡正午阳光,广西 1980年
后记
作为摄影记者,这个身份将刘香成带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在“后记”单元,刘香成从他个人相册中挑选了一些照片,分享其职业生涯的亮点和一些最难忘的时刻。
刘香成和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北京 1981年
刘香成、美联社同事维多利亚·格雷厄姆及翻译为美联社社长约翰·罗德里克接风,北京 1980年
本次展览由陆家嘴集团出品,浦东美术馆举办。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