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知名摄影战地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离休教师孔繁根教授逝世

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月3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离休教师孔繁根教授于2022年12月30日逝世,享年92岁。

孔繁根同志,男,1930年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肃宁县。1948年6月在华北军区政治部参军入伍,8月进入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学习、工作,从此走上新闻摄影道路。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5月进入新华社工作。1983年12月,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1992年6月被评为教授,曾任新闻系摄影教研室主任。1992年8月离休。

孔繁根同志是一名英勇的战地记者,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冒着枪林弹雨用镜头为共和国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并在晚年将自己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记录成册,出版纪实著作《从鸭绿江到奇穷河》。

孔繁根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人大新闻学院任教期间,他将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带进课堂,为同学们讲授《新闻摄影》《摄影采访》《图片编辑》等课程,著有《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教程》《摄影技术》《军事摄影》等教材、著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人才。


微信图片_20230108104254.jpg


孔繁根:一个用镜头铭刻历史的战地记者


1948年秋,在全国解放战争隆隆的炮火声中,刚满18岁的孔繁根告别生他养他的冀中腹地肃宁县西街,入伍来到河北平山县的孟岭村,进入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学习战地摄影采访。他的直接领导和老师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新华社主任石少华。从此,开始了他的新闻摄影生涯。作为曾经的战地记者,几十年来,孔繁根感到最荣幸和自豪的还是他陆续参加了全国解放以来的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援越抗美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争。他用手中的相机,真实而精彩地记录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光辉历程。



抗美援朝的炮火声中有他迂回的身影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开始了抗美援朝。

1951下半年,看到朝鲜战场不断传来的捷报和祖国人民风起云涌的慰问浪潮,孔繁根坐不住了,立即决定打报告去朝鲜进行战地采访。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组织上很快批准了他的调动报告,军籍由空军政治部转调到志愿军政治部。

1952年1月,东北的天气异常寒冷,他背起采访行囊,坐上一辆拉着白菜、萝卜的苏联嘎斯中型卡车,告别安东、驶过用原木加固的鸭绿江铁桥,穿过朝鲜新义州,一路颠簸赶到了白雪皑皑的平安北道成川郡桧仓镇。不巧的是,孔繁根到志愿军政治部报到后,由于天气极度寒冷,他突然浑身浮肿,瘙痒难耐。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咬牙接受了一个偏方治疗:将刚下的鸡蛋消毒后,抽出蛋清直接注射到臀部肌肉内。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他竟然痊愈了,真中了老祖宗“偏方治大病”那句谚语。 


微信图片_20230108104740.jpg

图为志愿军政治部为孔繁根发放的记者证。


10月中旬,上甘岭争夺战越来越激烈,按照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王永年副部长“我们不能打哑巴仗”的指示,孔繁根与其他三名记者奉命来到平康前线指挥部。这里距离前线30公里,基本没有战事。孔繁根急于要拍到现场照片,便找到参谋人员打听去往前沿阵地的路线,并根据描述在采访本上画了一幅简单的路线图。带着这张图,他身背沉重的摄影器材,独自一人辗转穿过炮火连天的封锁线来到上甘岭(五圣山)阵地。


图为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利用设置在坑道中的射击孔,出其不意地杀伤占领地面的敌军。


一位战士正要带他到附近的防空洞歇脚,突然两架外号叫“油条子”的美国轰炸机从高空朝下俯冲,同时还有两颗“黑点”(炸弹)扔了下来,并发出震颤心弦的怪叫声。孔繁根见状急忙往就近的一个防空洞躲避,不巧与一位正朝外跑的朝鲜军官撞了个满怀,孔繁根来不及多想顺势把他按倒在地。一声激烈的爆炸过后,坑道里飞沙走石,防空洞被掀去了盖子。那位朝鲜军官被震晕,孔繁根的棉袄破碎开花露出了棉絮,身背的一台德国蔡司—伊康120照相机也被炸得面目全非,心疼的孔繁根几乎掉泪。经过孔繁根反复掐人中,朝鲜军官醒过来后用中文连声道谢。事后,有战士开玩笑说他俩是“中靶不中环”。 


1952年11月11日,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发起雪地冲击,抢占527.7高地。


1953年4月中旬,孔繁根由志愿军政治部驻地桧仓赶到开城,奉命采访有关停战协议的新闻。朝鲜停战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历时两年。期间,李克农和乔冠华二位正副团长运筹帷幄,见招拆招,功不可没。孔繁根天天背着相机到处转悠,留下了许多稍纵即逝的珍贵图片。 


1953年5月,参加停战谈判的一个美国记者百无聊赖,故意踩在一个韩国记者背上嬉戏。


7月27日,是停战协议签订日。此次签字是草签,最后尚需双方最高长官签字方能生效。为了拍摄这一历史性时刻,孔繁根早已做好充分准备,携带的摄影器材鼓鼓囊囊装了一个大号背囊,活动起来累得满头大汗。那天,他拍照用的是柯达6英寸12张装软片盒,这是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专为采访朝鲜停战谈判准备的。签字刚结束,杜平主任就指示孔繁根立即将底片上交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之后,新华社对国外发稿时使用的就是孔繁根拍摄的照片。


1953年7月27日上午9时,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草)。


7月28日,彭德怀司令员来到板门店在停战协议上最后正式签字。放下笔后,彭司令立即去46军、65军视察,孔繁根奉命随同前往并连续不断地跟踪拍摄。彭总见状冲孔繁根说:“去给战士们拍照,不要总是照我。一张照片合六斤小米的哦!要节约!” 


1953年7月28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上正式签字。右为外交部李克农副部长,左为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


10月25日,孔繁根遵照上级指示,又跟随以贺龙为团长的祖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参加各项活动,为贺老总及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萧长华等老艺术家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老照片。 


1953年10月25日凌晨,贺龙(中敬礼者)率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来到桧仓志愿军总部,受到副司令员邓华(左)、杨得志(右)和指战员们的热烈欢迎。


喜马拉雅山下他定格了印军溃败的瞬间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孔繁根转业到新华社做了一名摄影记者。

1962年10月中旬,中印边境形势严峻,孔繁根又奉命与阎吾等三位老记者去东段西藏山南地区进行共和国对外战争实地采访。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和方便,领导机关专门为他们每人配发了手枪和临时性军衔领章。孔繁根佩戴的是大尉军衔,即一杠四星。期间,孔繁根身背相机紧随参战部队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在他的镜头里,留下了解放军战士不惧生死、敢打必冲的英勇形象,抓拍了印军溃败后像“非洲的斑马群奔跑时”的丑态和10万藏民如抗战支前一样浩浩荡荡的拥军队伍。当时,孔繁根边按快门边感慨万分:有这样的祖国、这样的战士和人民群众,什么样的敌人敢来中国撒野,那纯粹是找死!


图为被俘的印军成群结队向我军后方西藏山南地区转移。


战斗结束后,孔繁根奉命采访了印军被俘的最高将领达尔维准将。这个人很有心眼儿,采访前先要求看记者证,然后才同意拍照片,并希望他的照片尽快登报,让家人看到报纸知道他还活着就放心了。在采访中,当孔繁根请他谈论中印双方的战况时,他表示对中国边防部队很佩服,说从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军队,印度军队绝对不是解放军的对手,最后他长叹一声说道:“我无力回天!”


图为印度陆军第4师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出乎孔繁根意料的是,其他的战俘却很愿意让他拍照,并希望尽快登报,一是向家人报平安,二是可继续领军饷。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印自卫反击战历时一个月后宣布全线停火。随后,罗瑞卿总参谋长在北京西直门招待所举行宴会,接见并宴请了孔繁根及所有参战的宣传报道人员。


图为中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3年1月14日撤出达旺,当地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


最让他纠结的是有关越南的两场战争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最让孔繁根感慨的是对越南的采访,先是援越抗美,后是自卫反击战,他都参加了。只不过从援越到惩越,这采访期间的感情变化绝对是冰火两重天。

1965年4月,根据中越两国签订的《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孔繁根随同总参谋部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南出友谊关,进入越南对北越的铁路及公路进行改造、新建和维护。中国铁道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越南原有铁路的两条铁轨系统改建成三条铁轨,使得国际通行的1435毫米宽轨与越南原来1000毫米的窄轨铁路都能通行列车。孔繁根随同工程队第一支队采访,拍摄了许多广西凭祥火车站日夜加班为越南运送物资、援越部队在炮火硝烟中抢修铁路保障畅通的图片。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无数辆中国产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可载重800斤物资,日夜穿梭在“胡志明小道上”,非常受越南军民喜欢。


图为中国铁道兵2师9团1营的干部战士,为越南修建米轨和国际标准轨距列车节能通行的三条轨道的铁路系统。


按照要求,入越工程部队的一切后勤保障都由国内提供。一天,孔繁根住的帐篷突然爬进一条四五尺长的金环毒蛇,被它咬着九死一生。他们群起将蛇打死后,在孔繁根的提议并示范下,做了一顿红烧蛇肉,并因此成为炊事班的保留菜谱。在孔繁根的镜头里,不但有在炮火连天中抢修施工的场面,还留下了好多战士们推磨做豆腐、自己种菜改善伙食的图片。

一次,孔繁根到一个掩护施工现场的高炮部队采访,据他们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机被击落、击伤的越来越多,那些跳伞的美军飞行员落地后,想方设法当中国军队的俘虏,死活不想被越南人逮住。一旦跳伞落地,他们爬起来就急忙向有红色语录牌的地方跑,他们说那里肯定是中国军队驻地,不但给好吃的还优待俘虏。


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609团运用苏联老式单管“37高炮”集中火力近战歼敌,战果突出。


1969年4月底,经中越两国政府商定,中国援越高炮部队撤回国内。回国后,孔繁根去看望驻防河南的战友们,收到了很多战友赠送的战地纪念品,全都是战士用美国炸弹片或飞机铝壳制作的手工小玩意儿。一营长送给他一根直径3厘米粗的藤条爬山手杖,他非常喜爱保存至今。

然而,越南统一后忘恩负义,在苏联的唆使下猖狂反华,调转枪口开始对准中国,不但出兵占领我南沙群岛等岛屿,还多次越境打死打伤中国边民,并驱逐数以万计的华侨抛弃财产逃往中国或其他国家,给中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国际和国内影响。

1979年2月17日,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出兵惩戒越南。孔繁根临危受命,带领一个摄影报道小组,去东线兵团广西战区进行报道。这个思想弯子转得太大太突然,要知道,这离他援越抗美回国还不到十年啊。接到任务后,孔繁根带领记者组从南宁急匆匆赶到靖西县广西军区边防二团进行采访。

这年,孔繁根已年近五旬,虽是个老记者,但夜间行军不准打手电,再加上道路泥泞打滑、浑身湿冷、肚子又饿,顿时感到两腿发软,后背冒汗。由于疲劳过度,他踉跄摇摆,开始呕吐。他咬紧牙关跟着部队到达前沿指挥所后,已是精疲力竭。正当他坐在地上喘息擦汗时,一抬头突然看到了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石伴樵,令他喜出望外。石司令也发现了他,喊道:“你是新华社老孔!”并急忙打开自己的水壶递给孔繁根。他们相识在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战场,如今又相逢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火线阵地,真令人百感交集。

凌晨,广西边防二团冲上了庭豪山,上午10时7分战斗顺利结束,收复了被越南军队非法侵占约一年的中国领土。团长刘俊拉着孔繁根上山去看战场,得知他还没吃饭,急忙吩咐炊事班特意给他炒了一盘猪肝,煮了一锅面条——让他那连续吃了几天压缩饼干的胃口暂时得到缓解。阵地上,与解放军共同守卫的是靖西县农具厂民兵连,听说孔繁根是摄影记者,纷纷要求他拍照片,孔繁根都一一满足。其实,这也正是他想要拍摄的内容。当他们走进已被炮火摧毁的原越军工事里时,发现到处都是越军遗弃的武器弹药,而且都是中国制造的,面粉袋上还印着汉字,军用饭锅上“中国制造”四个字特别刺眼。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攒下来的无偿援越抗美物资,如今却以这种特别方式物归原主,真令人感慨万千。


图为援越抗美的年月,广西凭祥火车站货运场日夜加班工作,大批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越南。


战斗间隙,孔繁根来到41军123师368团,采访一位名叫陈全钢的孤胆英雄。小伙子很腼腆,不善言辞,为了不影响他跟随连队上八姑岭阵地应敌,孔繁根赶紧采访并抓拍了几张照片。之后,他急忙赶到靖西县邮政局往北京发送传真照片,说明是这样写的:“我边防部队某部五连战士陈全钢,在反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中机智勇敢,孤胆作战,在敌后坚持两天两夜,击毙敌人10名,击伤两名,炸毁敌人碉堡一座,胜利完成任务,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天后,孔繁根所发的图片和说明,迅速在中央各大报刊及地方省报陆续刊载。


图为41军123师368团2营5连1排战士“全国一级战斗英雄”陈全钢。


令人震惊的是,陈全钢却在当天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后被中央军委正式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孔繁根回到北京后,收到陈全钢父亲寄来的一封信,感谢他为儿子抓拍的难能可贵的照片,并使得全中国人民都知道了他儿子的英勇作战事迹。

几十年来,孔繁根身背相机走南闯北、跋山涉水,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亲身经历的无数次枪林弹雨、生死存亡,为共和国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其实,孔繁根心里非常清楚,作为战地摄影记者,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危险系数是远远高于文字记者的。因为,文字记者可以在战后随时采访当事人或查找各种资料。但战地摄影记者不同,他必须亲赴前线,以生死为代价,在炮火硝烟中抓拍那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否则,时过境迁一切都晚了。用孔繁根自己的话说:“怕死的人当不了摄影记者。”

孔繁根一生与相机为伴,历任新华社空军分社摄影组长,新华社摄影部国内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教研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他利用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撰述成文,陆续出版了《摄影技术》《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教程》《中国新闻摄影通鉴》《从鸭绿江到奇穷河》等多篇著作。

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孔繁根获此殊荣。

(作者:郭九州)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