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选登|“东方诗意 黄山影像”——黄山摄影工作坊作品展

分享:

“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达人之所未达的明朝旅行家徐霞客行至苍阔如黛的黄山,也不由赞叹。中国黄山,作为东方山水的典范,在源远的历史中形成了取之不尽的意向和图式,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和谐共生自然观,也是中国人内心诗意的视觉外化。摄影术进入中国之后,黄山更成为万众瞩目的聚焦对象,透过诸多名家的镜头,显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摄影的地标性价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摄影术诞生180周年。即将到来的2020年,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一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东方诗意 黄山影像”主题大型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办,甄选同名摄影工作坊(2016-2018)项目的优秀作品集中展出,是五大发展理念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在黄山得以贯彻、推进的生动体现;是摄影产业在黄山成功落地和发展的具体成果;也是继黄山开启新中国风光摄影先河,于1962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新中国第一个风光专题摄影展览“黄山风光摄影展”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以新时代的东方诗意摄影探索对历史的回响、呼应和创新。

摄影展依据摄影工作坊的主题,分为3个单元——“看山不是山”“行到水穷处”“桃花源里人家”,共同构成完整的影像表达,通过根植乡土且充满温度的摄影作品,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彰显影像的独特价值和力量。

将东方诗意景观转化为独特的影像表达和视觉呈现,即是“东方诗意摄影”的核心理念。开启“东方诗意 黄山影像”话题,以黄山的“东方诗意摄影”实践为依托,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思考和影像实践案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意影像表达图式,力图建构基于地域影像实验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像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美学和东方哲学意蕴的诗意摄影新范式,是“东方诗意 黄山影像”摄影项目和作品展览的愿景所在。


【第一单元】

见山不是山

一座山在那里。一条江在那里。风雨相过,烟云往还,虽千年万年,不曾稍有移易。人在江山之前,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吟咏以诗, 图绘以画。摄影术发明之后,千人万人面对江山成之以像。于是,无数的影像,经由各种媒介与渠道,充斥于我们眼前。江山还在那里。春风吹起,花儿开放,雨水落下,黄叶飘飘。江山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地追问山水风景与个人的内在关系,突破有关自然风景的观看惯性与高度程式化的视觉表达,以中国古代“山水”的时空美学理念,取代“风光”影像的简单理解与呈现。在方法论的层面,寻求传统视觉图式与影像创作的多样融合,寻求影像的内在诗意与个人化的境界与内涵。——刘树勇

这一次我们在山上能够住那么多天,然后还赶上山上基本上所有的天气面貌都遇到了,有太阳下的,有阴天,有云海,有雨,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自然界当中的一种体验,可能对古人来说是一个很正常的,但是对我们来说非常难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次修行,这种修行我觉得在当下这种社会,或者是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的时代是非常浮躁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能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又回到古人的一个生活状态去,非常难得。——洪磊


鸿雨《深秀》

金伊甸《黄山肖像》

倪国华《迎客松》

微信图片_20191227110612.png

曾泽鲲《黄山册页石笋矼》


【第二单元】

行到水穷处

我们在黄山所做的三期“东方诗意”摄影工作坊,通过“山、水、人”的不同主题的实验,完成了一次具有中国哲学美学意义的影像实践和探索,也是一次探索重建中国美学哲学在摄影艺术中的主体性尝试,可能对中国摄影界提供一个实验文本,提供一个借鉴。而黄山作为重建中国影像美学的实验室,这个意义也非同小可。——霍用灵

 

 摄影经常被提及的“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似乎已成为经典,但实际上摄影图片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是一个时间切片。这个时间切片有很多被触发的可能性,我是这样认为,快门的“咔嚓”声,不是判断一个什么样的证据性的过去,或者是对未来的预判,就只是在表达呈现。但是我们因为有过这样一个经典性的引导,把摄影作为证据性,类似科学刑侦一样最大化了这个关系,这样反而丧失了更多的可能性。——邵文欢


陈韧《行到水穷处》.jpg

陈韧《行到水穷处》

刘畅《岸边》.jpg

刘畅《岸边》

沈蕊兰《幽水》.png

沈蕊兰《幽水》

汪敏捷 《记忆中的风景》.jpg

汪敏捷 《记忆中的风景》

汪远强《新安江》.jpg

汪远强《新安江》

蔚可任《观树》


【第三单元】

桃花源里人家

黄山,或说广义上的徽州这一带,山水自然景观与其它地方很不一样,跟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传统,诗画传统都有很久远的关联。魏晋以降,特别是宋、元开始,到明代已经很明显了,可能与很多北方的文人和画家逐渐南迁、隐居在这一带有关系。他们以黄山作为一个自然范本,来表达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空间意识和诗文意识,形成了很多这样的绘画作品。所以,我们选择拍摄黄山和新安江,借助中国古代绘画的资源,诗文的资源,来探索如何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诗意的表达。第三期工作坊拍一个村落,祁门的桃源村,在题材上和前两期有差异性,虽然也是有关空间的影像描述,但偏重社会纪实,所谓的诗意体现在哪里?这个诗意的东西在视觉上怎么体现?等到了现场,大家把镜头对准桃源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场景里看到了一种内在的诗意,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原来它不是个问题。

所谓的东方诗意,实际上就存在于这些村民世俗日常的生活里,就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生活本身就天然具足这种诗意,而不是像我们以前在影像表达中追求的那种视觉上云雾缥缈的诗意。——刘树勇

    “东方诗意,黄山影像”摄影工作坊,从2016年到2018年,每年一期,每一期一个主题,第一期的主题是“山”,以黄山为拍摄对象;第二期的主题是“水”,以黄山市境内的新安江水域为拍摄对象;第三期的主题是“人”,以黄山市祁门县一个山村——桃源村为拍摄对象。三期的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即“山、水、人”,以此来探索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影像实验,探索诗意影像的可能性。我们希望以“山水摄影”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概念替代庸常的“风光摄影”,回归中国美学传统,以影像的方式,重新观照山水自然之美,重新发现乡村的日常生活诗意,表达我们对建立新的中国影像美学的期望与自信。——霍用灵


这次工作坊的摄影师以前也拍过很多乡村祭祀的照片,这次拍的也是乡村祭祀,应该说前后拍的照片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把这些照片放在“桃源村影像志”这个大框架里,你会发现照片好像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没有这个大的学术框架的统领,仅仅是个人兴趣的单纯记录,缺了一点理性的东西,缺了一点结构性的整体把握。这个工作坊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构建了这么一个整体框架结构,大家把各自的照片放在里头,好像就跟变了个魔术似的,照片的价值和意义变得大不相同了,这就是结构的作用和意义。——袁东平

“东方诗意”是从文化艺术根本的样态上,提出的一个中国化的理念、中国文化的理念。西方艺术的传统总体是由写实构成的历史,中国的艺术显然是由写意来形成自己的传统。本来这两大方向都非常伟大,但是鉴于中国从二十世纪初,由于国力的衰弱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处于一种落后状态。向西方全面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把我们文化的传统丢了,慢慢的遗失了。经过这些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国力的增长,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在文化上丢了很多东西。所以“东方诗意”的命题,是在探寻属于我们文化内在本体性的内涵,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追溯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个意义显而易见。

我们说东方诗意在哪里?其实它就在徽州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桃源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是可感可触的,是依然有活力真实地存在着的。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是文化传统的渊源,桃源村在中国乡村的类型中,是具有典型性的。从人居房舍的建筑,生产劳作方式的工具,直到四季生活的特色习俗,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些从远久岁月中沉积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里,无不流淌着桃源人繁衍栖息的精神诗意。——于德水


公共事务-基层组织建设-曹晓东

建筑-保极堂-宁周浩

交通-交通工具-王兵

教育-一个老师四个学生-倪国初

景观-桃源村外貌-倪国华

器物-厨房用具-籍绿萍

1577416794408754.jpg

人物-徽州人-马特

生产-种水稻-汪远强

生活-妇女儿童-日越

手工匠人-桃源墙画艺人 -杨帆

文化-徽州祠祭-鸿雨


相关临街

“东方诗意 黄山影像”黄山摄影工作坊(2016-2018)作品展亮相北京国家图书馆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