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展

展讯 | 纪实的态度——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摄影师邀请展

分享:

2022年11月19日,由北京国际摄影周2022组委会  、北京国际艺苑摄影基金会主办的“纪实的态度——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摄影师邀请展”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 时值北京国际摄影周十周年,通过对这批优秀中青年摄影师及作品予以展览、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长期关注和重点扶持,助力摄影师成长,推动摄影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打造摄影周专业品牌影响力,引领摄影周未来发展方向。 


1668752090290504.jpg


展览前言

文 | 赵青

历史上,几乎没有比“纪实”(documentary)更加贴近摄影的词汇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纪实”的意义反而因其字义(中西都是)过于贴切而在实践和理论中造成了困惑——何为纪实摄影,摄影是否能够纪实?这样一个听起来不言自明的词语,反而成为摄影圈最难解的术语之一。

在1930年代与纪实摄影最亲密的摄影家沃克·埃文斯在晚年道出了这一词汇的真谛:纪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具有误导性的词,这个词应当是纪实风格(documentary style)。在他看来,艺术从来不是纪实,但艺术确实可采用这种风格。

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传播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纪实摄影受到的质疑和冲击越来越多。我国的摄影者一方面坚守纪实的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利用艺术的策略去维系纪实摄影的社会价值。同时,艺术家也以摄影为画笔,进入摄影领域。摄影与当代艺术的议题开始关联,有些来自传统的纪实摄影也被改造为画廊和美术馆化的观看机制。

纪实与艺术之间的这一融合、互动,是顺应摄影在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也具有本国特色。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此次青年摄影师邀请展,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近10年来国内相关的优秀青年摄影师及其作品进行梳理研究,也试图对今天的“纪实”进行开放多元的讨论。

在十位参展作者中,有四位是出自媒体的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有五位是艺术院校在读或者刚刚毕业的同学,有三位具有在国外专门学习摄影的经历。这样的阵容也多少反映了当下我国一线青年摄影人的面貌。

工作生活在基层的方云峰对云南乡村长情朴实的影像记录,能让人感到他对乡土的眷恋几乎已成为一种精神依托;同样关注农村问题的通讯社图片编辑刘杰,采用环境肖像进行的批判性参与,拓展了报道摄影的边界;摄影记者出身、又在美国耶鲁学习摄影的陈荣辉通过大幅的冷面肖像探寻中国年轻人的精神特性;擅长捕捉决定性瞬间的摄影记者李隽辉缓缓支起大画幅相机,生出的那些看似流行的景观背后是对资源城市命运的思考;汶川学子吕格尔从对羌的山的考察、到对地域和身份的诗意寻找、直至走向星海,正暗合着他纪实观念的转向;在经历了从自然风景到人类景观的摄影后,在美国读书的郭备华为其景观作品补充了历史事件档案的厚度和维度;上海女摄影记者周馨在疫情封控时的居家食品影像纪录,既是是一种职业的自觉,也是特殊时期的自我解压;有影视专业背景的邹京耀展示了多媒介语境和社交传播背景下的纪实摄影具有更多可能性;北京电影学院在读的宋词用置景摄影的方式建构了有关社会问题的叙事;中央美院的硕士李梦妧将计算机建模场景与现实照片融合,表达在武汉抗疫时的个人感受,向人们展示了虚拟影像与真实内核之间的关联。

是为中国当代青年摄影师纪实的态度。这些身处不同出发点、不同层面的摄影者行走于所谓记录与艺术之间,在摄影的游戏和纪律这两端辗转腾挪。实际上,今天的“纪实”,不仅是一种摄影的分区,也是一种摆脱了类型限制的风格,一种超越了技术的态度。

传统的高质量纪实摄影日渐珍稀,但“纪实”不会消亡。图像证史的使命、与社会互动的理想、对人类自身的凝视、富有科学精神的调查……这些上百年来凝聚成的纪实摄影的精神,将在新的环境中转化,以新的样态留存传递。


参展摄影师名录




部分作品欣赏

《密枝社》系列  方云峰 摄

《爱在万水千山》系列  刘杰 摄

《年轻人》系列  陈荣辉 摄

《资源城市》系列  李隽辉 摄

《羌的山》系列  吕格尔 摄

《水浓于血》系列  郭备华 摄

《上海居家食记》系列  周馨 摄

《网红打卡》系列  邹京耀 摄

《从此,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系列  宋词 摄

《No place》系列  李梦妧 摄

     

微信图片_20221118142204.png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