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关于城市的讲谈活动——迁移者之地:影像工作者说。四位讲者分享了以“影像”为媒介,以流动人口为主题的一系列城市观察结果。尽管讲者分享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当这些影像放置在一起时,一座城市中的特殊人群——流动人口的样貌也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城市当中的他们拥有怎样的生活、思考、困境和欢笑,成为关注城市问题的人们一个更微观的透镜,从中可以窥探出一座城市局部的缩影。
第一位演讲者贾茹分享了她与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以下简称“久牵”)之间的故事。“久牵”是一个公益教育机构,主要致力于上海外来务工子弟的教育,也会举办一些支教援助活动。在与“久牵”的接触过程中,作为拍摄者的她用镜头记录了 9 个孩子的生活片段。这些孩子因高考政策无法在上海顺利升学,于是选择了或者回家参加高考,或者留在上海,选择上一个职高这样的技术院校,并留在上海工作。
第二位演讲者与第三位演讲者都用摄影的方式在有意无意间介入了城市改造中产生的问题。但两位讲者的姿态和角度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前者施佳宇用相机记录了上海老西门清拆地段的人们的普通生活,他认为纪实摄影在沾染个人色彩后比留下简单的事实更加有趣。
尽管出发点是记录老西门的动迁,但施佳宇并没有着眼于“拆迁”话题,他的镜头瞄准的更多是生活在老西门的住客、孩子、小动物和三家烟纸店,“烟火气”、“好玩”和“有趣”在演讲中被频繁提及,与老西门生活的人们建立情感联结成为他的一件乐事,而“拆迁”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更像一个结局,人们的生活在拆迁降临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另一位摄影师徐明用更积极的姿态在运用摄影这一工具,人权、现实、边缘人群等元素是他摄影作品的偏重点,在他的作品《百人一语》中也往往蕴涵着激烈的冲突:拆迁街道上的国旗,拆迁墙面上的习近平像,独自守店的小女孩,住在旧包身工公寓的居民,住在阁楼的出租车司机,因违法建筑拆迁无法得到补偿的老皮匠,因拆迁而破碎的家庭,等等。
徐明认为,历史和现实往往过于琐碎,但摄影可以作为一种整理手法,留下一些历史的证据。他几次提及“证据”一词,讲述了他亲历的一些社会事件,并引导观众直面这些无法忽视的现实。在他的讲述中提及了一位致力于用法律手段解决“拆迁”中的争端的退休工程师。徐明认为这位老人“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是一种推动法制进程的民间力量。
第四位演讲者是《72 小时》的制片人郭静,她的演讲围绕这一档纪实性节目展开。《72 小时》节目组每一集会择取一个公共空间,采访在此出现的不同人群。郭静认为,《72 小时》关注的是人本身,一切围绕人展开,贴近日常生活是节目的宗旨。呈现出人的生活、状态、难题和遭遇,通过这种微观角度来记录普通人“片段人生”,郭静希望《72 小时》能传达日常生活赋予人们生活的力量。
在后续的对谈中,四位讲者与特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铭一同探讨了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看法,陆铭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变,像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特殊人群成为了城市生活中的弱者,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一些隔离的状态。
本网站及其公众号为公益性网络平台,所发图文仅供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说明问题之用;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稿件一经选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网免费将其使用于本网或与本网有合作关系的非赢利性各类出版物、互联网与手机端媒体及专业学术文库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