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以创新精神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主页>>资讯言论频道>>动态>>文章内容

迈克尔·肯纳:用光影勾勒心灵的黑白影像高手

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高元 2011-12-17

    北京泰吉轩画廊于2011年12月17日下午四点举办英国摄影家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摄影展《心灵的乐章》,摄影师亲临会场。
本网也对迈克尔·肯纳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

Michael Kenna为读者签名


记者:可以谈一谈你的工作方式么?
传统的方法,用胶片拍摄。我走很多地方,不断的拍摄。我认为任何摄影都是一种“重生”,在那个事物中生活,不断的寻找。

记者:可以这么理解么,你的作品不预示结果,而是期待奇迹的发生。
是的

记者:所以你的作品给人一种惊奇的感觉。
我希望是这样的。

记者:听说你拍摄是用Hogla取景,用哈苏拍摄,是这样么?
不是的。我两种都用,在不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用哈苏。

记者:你的照片都是用胶片拍摄的,影调非常细腻、精细,在你和老师学习的时候,从暗房中学到了哪些呢?
我学暗房的基本技术就用了10年,读书时就在学习,在毕业后,我还专门去做商业的暗房。

记者:你的暗房技术受谁的影响最大呢?
鲁斯本哈德

记者:拍照时你喜欢一个人,还是有助手陪同呢?
我不太喜欢有人陪同,我觉得会影响我和被摄对象的交流。

记者:您的作品在暗房经过调色么?
调了一些。

记者:您希望您的作品达到怎样的效果?
没有目的地,我只在乎旅程。

记者:您对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有什么忠告呢?
努力工作,遵从自己的内心。

记者:你喜欢山本昌男的作品么?
是的,喜欢。

记者:你为什么要用小尺寸呢?
小尺寸的话,人要非常近距离的观看,这样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更有对话感。

记者:您走过了这么多地方,有没有一个地方的风光是您最喜欢的呢?您对风景的选择有什么标准么?
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也没有最喜欢的。我只是到处走,拍摄世界各处的风景,或者看到城市,或者看到沙漠,我都会拍下来。

记者:您拍摄的中国风光风格很沉静,并且有中国山水画的感觉,不知您是否看过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呢?
我在日本生活过,看过许多日本的作品,可能从日本画中吸取了很多。

他的个人网站:http://www.michaelkenna.net/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议论。

评价:

匿名?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系统已经禁止评论功能!

会员事务

协会资讯

重点资讯

其它资讯